随笔(惩罚教育不可取)

2023-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谢秋悦生活随笔

“我经常惩罚我孩子,他还瞒听话的,做错事叫他罚站他乖乖的站着,一动不动。”年轻的妈妈和朋友聊天,分享她对孩子的教育。

“我那个痞得很,打,吼都没用。我感觉都管不了啦,马上上学,到学校去关起来就好了。”

公园里,两个妈妈带孩子出来玩,坐在一起聊天,我刚好买菜回来途中坐在公园石板上歇会儿,听到这无头无尾的几句。

从别人身上,我常常会警戒自己。虽然孩子大了,但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改变,不断成长的,活到老,学到老。人与人之间相处,有时会不可思议,有的人,明明是自己很在乎的人,为什么要去伤害他?我相信,天下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明明和家人长期相处,明明这才关系到自己的幸福愉悦感,为什么有时把“爱”变成了“碍”。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是需要被尊重的,严厉或惩罚从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确实管用。但是其长期效果会如何呢?(仅只是从别人聊天来探论惩罚教育的不良后果,希望慎用或不用。)

惩罚造成的影响如下。天生气质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但大致如下。①敌对,愤恨。②叛逆,对着干。③报复,现在我听你们的,大了试试看。④因恐惧而退缩,顺从,慢慢自卑,下次不让你们看到,撒谎编理由或者慢慢也认同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但有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这种控制或惩罚,但自己又没有很好的办法,于是经常在这种严厉或娇纵之间来回摆动。其实,真正静下心去思考,一个人完成自己的生命旅程,一定是他自己的自律,而自律绝不来自这些外在的控制,所以孩子在小时候是去帮助他发掘他本身具有的学习,探索,希望被尊重和鼓励,让他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正向教给他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就象平时自已做人做事希望得到的鼓励与方法一样,即便做错,再来一次。

人和人之间,即便是双胞胎,也是极不相同,所以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值得爱与被爱。这样去想,你会自我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