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恒产,赋以恒心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熙熙攘攘鸭

高一10 尹欣捷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思想与社会治安秩序方面的问题。无“恒产”导致人民在思想上无“恒心”,则易违法犯罪,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当今社会仍有这方面的问题。例如,部分农村里存在着花钱或者用猪牛羊向人贩子“买老婆”的现象,他们破坏了花季少女原有的美好人生。还有一些落后地区里,货车侧翻,所载的货物掉了一地,人们不顾货车司机劝阻,“呼朋唤友”“拖家带口”地哄抢货物,导致司机为了赔偿货物而倾家荡产。又如贫民窟里产生的贫民窟效应,即同群效应的一种社会体现:由于富者迁出,穷者迁入,居住者互相影响交互作用,导致贫民窟里常有的犯罪、毒品、违章建筑等问题日益加剧。

以上社会问题基本上都体现为违法犯罪行为,可见人民无“恒产恒心”后果之严重。因此我认为,要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需要给人民群众予以恒产,赋以恒心。

予以恒产,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政府应落实其经济职能,通过先富带后富等政策与战略积极扶贫,使人民皆有“恒产”。当然,予以恒产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如果让贫者都不用努力就能得到“恒产”,恐怕有的人有了“恒产”也不见得会有“恒心”,反而认为政府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平添贪念。国家在扶贫时应落实扶志与扶智,通过激发贫者奋斗的志气,并授予他们创造财富的技术,以达到真扶贫的效果。

赋以恒心,即推进公民的思想与文化建设。通过政府提高执政水平,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可以使公民安心生活;通过完善法制体系,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遵法守纪;通过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可以是公民积极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我以为,在当今社会有恒产则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的思想,或许已经不完全适用。一些富裕的人可能因物质上的享受而生贪念,为了获得更多财富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一些没有“恒产”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从而获得“恒心”,并运用学习来的知识创造“恒产”。由此可见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以及加强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虽然拥有恒产并不等于拥有恒心,但是给人民群众予以恒产,赋以恒心必将对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有很大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