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读后总结
由于听惯了这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股市这一块一直是我的知识禁区。2016年初股市大牛,那时身边的人基本都在谈论股票,总听到谁谁谁又赚了几万十几万的。对股票一窍不通的我都忍不住跃跃欲试了,但迟迟没有行动。后来股市大跌,炒股的想法也就淡去了。
今年订阅了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收获很大,修正了我对炒股的一些偏见。炒股是投资方式之一。而投资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选择的获得财富的路径之一。和其它技能一样,投资是可以习得的技能,而且是需要长时间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并不是等有钱了才能去投资,投资要趁早,即使没有钱,同样可以投资。因为投资三要素(智慧,时间,金额)中最重要的是投资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是需要长时间实践去习得的。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然不能拒绝这一条获得财富之路,决定开始从零学起。学习投资,看懂财务报表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找了一本《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开始看起,作者是林明樟。听说他的课程报名费要上万,应该是很有实力的人物,所以这本书应该也差不了。因为作者是台湾人,里面的术语用的都是台湾地区的,和大陆地区术语稍有不同。
看书名就知道,本书要用“中翻中”的方式,用生活常识教你看懂专业的财务报表,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入门书籍。
一、财务报表
1. 什么是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发布的,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反应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报表。这是投资人了解公司的重要途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三张: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①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 Profit & Loss)
这张表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公司是赚钱还是亏钱了。年报反映的是一年时间段的盈亏,季报反映的是一个季度的盈亏。
②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让我们了解在特定的某一天,公司有多少现金、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同时有钱了厂商多少贷款、欠银行多贷款等负债项目;股东们又出资多少钱。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的报表,就是资产负债表。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一个时间点,公司的资产状况。
③现金流量表(Cashflow Statement)
让我们了解公司资金的来源有哪些,同时揭露公司资金最后被用到什么地方等信息。换句话说,现金流量表就是一张让大家了解公司资金流入与流出动向的报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314/4f82e8a252f50401.jpg)
2. 审计意见
会计公司会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然后附上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是对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评判,一般包括四种意见:①无保留意见(Unqualified Opinion);②保留意见(Qualified Opinion);③无法表示意见(Disclaimer Opinion);④否定意见(Adverse Opinion)。只有当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时,这张报表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究;当审计意见为其余三种时,报表时不值得信任和分析的。
按规定,审计报告一年出具一次,所以,只要在公司年报上才会有审计意见。公司的季报上,只能看到核阅报告——会计师仅进行基本的核阅,没有实际查证。
3. 阅读财报核心观念
以上是三张最重要的报表,看懂财务报表,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三张表摆在一起看,以立体的观念去看待,才能全面了解公司真实的状况。同时,必须连续阅读几年的财报,分析公司的发展态势,才能更准确地分析未来发展形势。
二、利润表
所有与赚钱或亏钱有关的科目全放在利润表里,它代表的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的盈亏。
1.利润表科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314/da21b88e91bfe193.jpg)
利润表代表公司一段时间内的盈亏。内容包括:
①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
这三个条目很容易理解,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赚来的钱是营业收入,做出产品花费的人工,材料费为营业成本,毛利为两者差额。三者关系是: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毛利。
②营业费用
包括管理、行政、财务、研发、有形资产折旧、分期摊销费用。分期摊销费用可以理解成无形资产的折旧费用。
③其它收入/支出,利息收入/支出,所得税
营业活动之外的收入/支出算入其它收入/支出,公司存款或者贷款产生的利息属于利息收入/支出。
④净利润,每股盈余
毛利 - 营业费用 - 其它收入/支出 -利息收入/支出 - 所得税 = 净利润。
净利润 / 公司股份数量 = 每股盈余
2. 营业收入分析
收入不是越高越好,还要看它的净利润是不是也在增长,即使利润也在增长,我们还要对收入来源进行细分,确定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可靠。对收入分类方法一般有三种。
①按客户分类
分析分入主要来自于哪些客户,如果收入如要来源于一个大客户,那么这类收入就有一定风险,因为一旦此客户转单,收入就会大受影响。
②按产品线分类
按产品线分类,可以知道哪些产品赚钱,哪些产品亏钱。
③按区域分类
如果为公司创造应收的区域很集中,经营风险就会偏高,因为如果发生区域性转单,损失是非常大的。
对收入进行细分,目的是为了分析公司是否具有稳定的获利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比如有两家同行业公司A和B,A家营收主要来源是广告,B家收入主要来自会员增值服务。哪家获利更稳定呢?应该是B,因为会员收入是持续性的,而且一收就收1年甚至几年,是长期稳定的收入。而广告收入乍看利润丰厚,但是一旦景气反转,可能就没有客户会下广告了。比如雅虎公司的衰落。
3. 净利并不等于现金
因为大多数公司交易都不是收现金,所以大多数公司报表的编制采用的是应计基础。即交易发生后,就记录下来。比如交付给客户后,不管有没有收到货款,这笔交易就记录下来作为收入。
所以,即使公司的报表上净利很多,也并不代表公司有那么多现金。所以才有的“黑字破产”事件:利润表上有净利润,却破产了。因为净利仅是预估的概念,并不等于现金到手。
那么如何知道公司的净利有没有变成现金呢?这就需要参考另外两张表才能清楚。所以,财务报表一定要摆在一起看才可以。
4. 利润表分析核心观念: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分析损益表,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判断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所以我们除了通过净利润正负来判断是否能获利,通过细分收入来判断收入是否稳定,还要通过分析连续5年的报表,看出公司长期发展状态,才能更好地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
比如,一家公司的毛利稳定下跌是合理的,因为客户会一直要求降价,毛利就会稳定下跌。
如果发现5年内毛利缓步上升,这表示公司有持续再做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新产品会创造新的市场或带动新的需求,每推出新产品,就会带动毛利上升一点。
若是这5年期间,毛利由原来的10%,突然连续两年增为70%,多半是因为公司转型到别的领域,比如原本是卖3C,近几年改卖生物技术产品。只有转型了,才有可能获得超乎原行业的高毛利产生。
同理,5年期间,毛利由原来的60%突然连续2年降到了20%,除了表示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出了问题,还有一种可能,行业闯入了新的竞争者,把市场打乱了。
所以,财务报表要看连续5年的,才能推测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也是股神巴菲特看财报时,一次要看5年的原因。
三、资产负债表
本报表主要说明公司拥有多少资产、欠供货商和银行多少债务,以及向股东拿了多少钱来经营事业。资产负债表表示的是某一时间点,公司的资产状况。相当于个人存折上的当天余额的概念。
此表的结构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314/c642b8e43440cc4f.jpg)
1. 资产负债表科目
左面表示的是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资产,右边可以理解成获得这些资产的资金来源:通过负债(外部资金)或股东资本(内部资金)。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明白,此表有个会计恒等式,即左边 = 右边:
资产(Asset) =负债(Debt) + 股东权益(Equity), 简写为 A = D + E。
其实可以从个人角度来理解资产负债表。比如您个人赚了第一桶金,相当于公司利润表上的赚的第一桶金。
有钱之后,兵分两路,往左走,叫资产投资,往右走,叫处理债务。我们个人有钱之后,同样有左右两条路可选,比如先从左边的投资项目开始:
a. 您应该会考虑留点现金在手上,对于公司叫做“现金或约当现金”。
b. 也许会借钱给朋友,对于公司就叫做“应收账款”。
c. 您会不会投资一年以上的股票或基金?对于公司叫做长期投资。
d. 您会不会买地买房?对于公司叫做固定资产。
e.您会不会进修读书?对于公司叫做无形资产。
接着我们来看右边的项目:
g.欠钱总是要还的,对于公司叫做应付账款。
h.如果是像车贷房贷这种债务,对于公司叫做长期贷款/ 长欺负债。
2. 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的科目排序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按照“资产流动性”排序,即按照变现的难易程度排序。按照流动性排序又分为2个门派:美国和英国。美国派会将最容易变现的科目放在最上边,越难变现的资产放越后面。比如现金一定排在最前面,而无形资产很难变现,所以排在最下面。而英国派则与美国派上下颠倒,最难变现的放在第一个科目。世界上80%的国家是按照美国派排序。而港股是按照英国排序。本书是按照美国派的财报讲解。
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流动性排列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流动性越高的科目折价率越低;流动性越低,则折价率越高”。比如公司在银行存了1000万,提款时了不起扣100元手续费;但如果是1000万应收款今天想催收可能只收回800万;如果是一千万的存货,被迫要今天变现,卖价可能就只剩下600万。
3. 资产负债表特殊科目说明
①现金(Cash)与约当现金(Cash Equivalents)
任何金融资产,如果能在90天内变成现金,对公司来说,他就是很像现金的资产,叫做“约当现金”。比如三个月之内到期的国库券,基金,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等等。在财会世界里一年以内在财务界算是短期;一年以上才算长期。
②存货(Inventory)
一般情况下存货越多越不好,比如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科技产品或者说食品。但是如果对于金矿公司,石油公司等资源型企业,存货当然越多越好。
③有型资产折旧费(Depreciation)
有形资产的贬值幅度就叫做折旧。比如为了经营需要,您花100万买了一辆车,假如车子可以使用十年,那么这辆车一年平均折价10万元,这10万元就叫做折旧费用。所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第一年会出现一个叫车子的资产,价值100万元。在第二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车子的价值变成了90万,而这消失的10万去哪里了呢?在财会的世界里有所谓的“物质不灭定律”:某一张报表少的东西一定会在同一张或另一张报表上出现。否则财务报表会凭空消失了10万,造成报表不平衡。这10万元会出现在利润表中,”营业费用“科目下的“折旧费”里。
④商誉(Goodwill)
比如A公司收购B公司,B公司总资产100亿元,负债85亿元,股东权益=100-85=15亿,那么B公司只值15亿元(又称作净值)。假如最终A公司以20亿现金100%收购B公司,那么在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左面的资产类里,现金科目会减少20亿。因为B公司只值15亿元,所以收购B公司后,长期投资科目会增加15亿。依照财务世界法则,资产负债表应该要左边等于右边,做完上面两个动作之后,左边不等于右边材料,在左边加上一个叫做“商誉”的科目,金额为5亿元,这样左边才能等于右边。
所以“商誉”5亿元的意思就是买贵了5亿元。所以,“商誉”这个科目只有在公司对外收购并且买贵了的时候才会出现。
⑤分期摊销费用(Amortization)
同有形资产折旧意思相近,分期摊销费用针对的是无形资产的折旧。
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的是公司“不劳而获”的收益。比如股本溢价,资产重估价值,处分固定资产收益,企业合并所获利益以及受领捐赠等。
股本溢价:公司发行的股票是有面额的,比如公司注册资本500万,股票面额为1元,发行股票500万股。他们纸面的关系是:注册资本 = 股票面额 * 总股数 = 股本。但是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一般会高于面值,比如1.2元一股,假如全部股票均已被认购。那么在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现金”科目会增加 1.2*500万=600万。右边的“股东权益”中的“普通股股本”增加1*500万=500万。多出来的100万就放到右边“股东权益”中的“资本公积”科目,这样左边就等于右边了。
资产重估价值:原本有栋大楼,当时购买的价格是10亿元,现在重新估算增加为19亿元。大楼没有变化,只是价值多了9亿元所以左边的固定资产要多9亿元,既然左边要等于右边。右边的“股东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就会增加9亿元。
处分固定资产收益:假如我们卖掉一块当初购买成本为两亿元的土地,得到现金6亿元。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要变动,土地部分要删除,并增加现金6亿元,左边共增加4亿元。左边要等于右边,所以右边也要加4亿元,就把这4亿元放在“资本公积”里。
总之,资本公积可以理解为公司“不劳而获”的收益。
4. 抗风险指标:现金占比
现金占比 = 现金与约当现金 / 资产总额。
现金占比代表着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果大环境突然反转,现金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手握现金越多,越能撑下去等到形势好转。2008年金融危机,无数个上市公司倒闭,都是因为现金不足,一夜倒闭。所以,企业最好保留总资产25%的现金,至少也应达到10%以上,才够安全。
5. 经营能力分析
假设有甲、乙两家餐厅。甲餐厅中午的翻桌率是3趟,乙餐厅是0.9趟,哪一家比较会做生意??答案是甲餐厅换句话说,甲餐厅的经营能力比较好,因为它一个中午可以做三趟生意。
公司的经营能力可以看成餐厅的翻桌率:您的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几趟生意,就是经营能力。看看甲餐厅的翻桌率,三套是指那个餐桌一个中午帮餐厅做了三趟生意,而餐桌是餐厅的资产。同理公司的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几趟生意,就是经营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报表,公司有哪些资产在帮助公司做生意,答案是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其中最重要的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
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该选用哪一种报表:月报,季报,还是年报呢?答案是年报,因为多数行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采用季报或月报的信息,如果拿到的数据是旺季的,分出来的结果会高估这家公司的经营能力。
①总资产周转率(翻桌率)
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 / 总资产。这个指标可以看出经理人是否将公司的所有资产做最有效率的运用,数字越大越好。如果总资产周转率小于1,通常是一个砸钱烧钱的行业,或者叫做“资本密集行业”或者“奢侈品行业”。比如光电,太阳能,半导体,面板,钢铁,生物技术等行业。个人理财时尽量不要碰。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1. 损益表上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例如:台积电,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LV,Tiffany
2. 公司有充足的现金(现金占比25%以上),例如:阿里巴巴、谷歌、脸书、腾讯等
所以总的来说,总资产周转率小于1,代表该公司属于资本密集或奢侈品行业;大于1,代表整体经营能力相当不错;大于2,则通常代表流通业或经营效率特别强的公司。
②固定资产翻桌率(翻桌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固定资产。这个指标的意义和总资产周转率意义类似。
③存货周转率(翻桌率)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存货。这个数值越大越好。如果算出来是3.6代表,这个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3.6趟生意。这个比例也能换成“一年360天”的角度思考。360天 / 3.6趟 =100天/趟。也就是说存货平均在库时间是100天。换成专业术语就是商品平均售出天数是一百天。也就是说存货周转率越大,代表商品的受欢迎程度越高。2014年,苹果的存货周转率是58趟/年,而HTC的存货周转率是6.3趟/年。这样比较马上就能理解苹果的产品,平均6.2天就卖出去了。而HTC的产品平均快两个月才能卖出。每个行业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值因行业特性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在对比这个指标的时候要拿同行业的公司相比较。
④应收账款周转率(翻桌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如果这个比率算出来是6,就代表应收账款这个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6趟生意,这个数字越高越好。我们同样能换成“一年360天”的角度思考,360天 / 6趟 =60天/趟。这个数字的意思是做一趟生意需要60天,换成专业术语就是应收账款收现天数是60天。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代表公司收款能力越强,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2014年苹果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12趟/年,平均30天就能收到现金。htc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6.4趟/年,平均57天才能收到现金。一般来说,只要应收账款收现天数小于或等于15天,我们都会视为现金交易型的行业。每个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因行业特性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在对比这个指标的时候要拿同行业的公司相比较。
我们在评估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资时,一定要看这个指标。因为上市公司常见的做假账的手法就是在境外开一家纸上公司,然后作假交易,将产品卖给纸上公司。公司的利润表上营收会不断创新,净利也会创新高。我们知道利润表只是预估的概念,净利创新高不一定代表现金增多,比如这个作假公司将产品卖给纸上公司,永远收不到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应收账款会突然偏高。所以5年期间,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在此再次强调三张表摆在一起分析的重要性。
6. 获利能力分析
①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报酬率,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数值越高越好。
②总资产回报率(ROA)
总资产回报率= 净利润 / 总资产。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数值越高越好。将公式进行变换
总资产回报率= 净利润 / 总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总资产 = 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也就是说总资产回报率是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流通业普遍净利率偏低,但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2,最终总资产回报率也会非常不错。
当两家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相近,应该如何选择?比如奢侈品行业(净利润高,总资产周转率低)和流通业(净利率低,总资产周转率高)。
总资产周转率代表着经营能力,净利率代表着获利能力。当经营能力与获利能力不可兼得的时候,要选择经营能力。因为获利能力很容易被外部竞争者破坏掉,例如乡下种香蕉,一年可以赚2000万,毛利非常高,隔一年你就会发现整个村庄都在种香蕉。而经营能力属于公司内部的一种能力,强调的是这家公司如何对资产进行最有效的配置和运用,一般的竞争者是很难学到的。
四、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最重要的一张表。前文说过,利润表上的数值不是100%确定的数字,所以才有“黑字破产”事件(净利润为正,却破产了),因为他们手上没有足够的现金,成长到破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314/e17e475838704b75.jpg)
1. 现金流量表科目
①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主要以损益表的净利为基础,再将不是真正现金支出的折旧费用与分期摊销费用加回来,经过简单的计算就是所谓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②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通过对比计算上一期和这一期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科目的数值变动,得出的现金收支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现金流量
通过对比计算上一期和这一期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科目的数值变动,得出的现金收支属于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由以上可知只要有上一期与这一期的损益表加上期初与期末的两张资产负债表,就能推导出现金流量表。
2. 理解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中资金流入公司为正数,资金流出公司为负数。
如果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呈现的数字是+15亿元,代表这家公司去年的经营过程中有卖出资产的动作。一般情况下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多为负值,因为公司为了永续经营,必须持续不断地投资设备,厂房,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收入。
如果该公司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为+100亿元,可能代表这家公司从银行体系借款100亿元、发行公司债券100亿元,或是向股东增资100亿元;也可能是综合上述的三个做法,总共融资100亿元。同理,如果这家公司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为-40亿元,通常就代表这家公司对银行还款40亿元,或是给股东分红40亿元,或是同时做了上述两个动作。如果想了解公司的实际做法,可以去看现金流量的细分科目。
3. 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
①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
因为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是将不是真正现金支出的折旧费用与分期摊销费用加回来,经过简单的计算的出来的数值。所以,一般情况下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大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才算正常。
我们知道,净利只是推估值,并不是100%确定的。当我们听到“XX公司获利再创新高”,第一时间应该去看看这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看他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是否为正值。
②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通常是指应付账款或者应付票据等一年内会到期的对外负债。正常情况下营业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必须大于短期要付出去的流动负债,才表示这家公司的体质健康。
③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利润表上的净利,两者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