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快乐(P2023–129-696-331)
2023.06.13,周二,农历四月廿六,郑州,晴,21-34℃
春节过后,累计第104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26天,四月24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
心血来潮,到图书馆看书。
从四点一直看到了七点半。
只读了一本书——《知道点中国哲学》。
三个半小时,几乎把一本书读完了。
我终于明白别人为什么会说一个月能看多少本书了!
只不过我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而已,具体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我就不得而知了。
记住了点什么?理解了点什么?让我想,我还真想不起来。
看来,下次再读书,还是要拿着纸和笔,做一些笔记才好。
尽管没记住,可我还是乐于读书,甚至乐此不疲。
我属于泛读,一目十行那种。
可我又属于选择性读书,我只读老子,庄子,王阳明相关的篇目。
大概能记起来的也就这么多吧。
再进一步详细说里面的具体内容,我想我更是一无所知了。
真的是自行惭愧、无地自容啊。
那你说,读书有用吗?既然记不住,可为什么偏偏还要来读书呢?
我想起来了一句不知道谁说的一句话:“小时候,我们吃饭,吃的什么东西,我们早忘记了;吃的东西现在去了哪里?你哪里还能找得到。但无可否认的是,你所吃的东西,早已变成了你身体里的一部分了”。
读书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我们记不住任何东西,真的属于“读书无用”;可一旦你用起来的时候,“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这或许就能体现出来读书的作用了吧,“我们所读的书也一定会浸润到我们的骨髓里,浸润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里”——这就是读书的作用。
又记起来一句话:“做个好人有什么好处?”
做个好人有什么好处?耐人寻问!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不正是对我们“做个好人”的最好的回报吗?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不被眼前繁杂琐事所困扰,这就是对我们“做个好人”的最好的回报。
“做个好人”与读书,异曲同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这些不都在告诉我们,“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吗?
读书也正是如此,唯有持续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唯有乐此不疲,才能水到渠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带着读书的快乐,带着读书后的满满喜悦,回家去。
读书吧,读书是一种快乐。
“明天依然继续,继续享受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