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智慧的家长都会助燃智慧的火炬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54878/b318116d9d215cd5.jpg)
大脑是等待点燃的火炬,哲学之旅带来思维转变
很多孩子,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提问题时脑子里也预设了正确答案,或者期待别人的现成答案。如何让孩子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质疑,像苏格拉底那样去提问,像德谟克利特那样去假设,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
翻开《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这本书,作者王歌以当代哲学界持续探讨的经典哲学问题为视角,罗列出来自孩子们的灵魂提问,问题贴近生活,答案浅显易懂。不管问题看似多么简单,多么大而无当,多么无聊无用,十个问题中总会有两三个特别闪光。如何让孩子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自己,敢想、敢生活的自己,这本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说:“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的问题单纯又复杂:
我可以说谎吗?
为什么有惩罚?
梦有什么用呢?
我为什么必须上学?
如果吃一小勺黑洞会怎样?
过去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
1)鼓励孩子提问,提真正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提问,然后要智慧的回答。
以上面的第一个问题为例,你是直接摇头告诉孩子:坚决不可以!还是用哲学辩论的观点引孩子思考呢?
人们不时地说着小谎,有好多原因:
1. 为了不伤人面子。
2. 为了维护自己所爱的人和事。
3. 为了保护隐私。
4. 出于害羞。
5. 为了逃避惩罚。
6.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好、更强大。
7. 出于物质利益。
8. 出于好玩或有趣。
这种分析能力就是“批判性思考”,是指一种审慎面对各种信息的态度,独自思考能找出最佳答案的思考力。培养孩子思考力的最好的方法,就需要从此处着手。
2)怎样使用这本小书
作者建议我们,最好一周有一个时间段固定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也可以找一些涉及类似问题的绘本,把讨论的亮点记下来,使这本书真正成为自己的思考作品。
和孩子讨论时,可以尝试的几种小方法:
1. 过去是怎样。
比如讨论“为什么有惩罚?”可以通过北京菜市口、欧洲断头台的历史去理解,过去是通过公共空间的施暴来产生威慑。到了当代,不是“惩罚罪犯”,而是让公众知道罪犯已经受到了惩罚的事实。没有过去,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在。
2. 原因是什么。
比如我们考察一个东西为什么运动,可以讨论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属于这一类?它的动力或后面的推动者是什么?它的目的(目标)指向哪里?刨根问底,究其来处。不断追问它是怎么形成的,有时会把我们引向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
3. 探究另外的可能性。
比如:“狼来了”的故事中,那个小孩子真的是特别喜欢说谎骗人,还是每天没有人陪伴他,他觉得孤独,想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等思考的延伸。
你有多久没有提出玄妙而又无用的问题了呢?这本书,它不仅仅是给孩子的,也是给家长和成年人的。不做一个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要做一个发光的智慧火炬。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54878/e51a188809e8f5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