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别嘲讽王漫妮了,她真的没做错什么
热播剧《三十而已》终于大结局了。顾佳手撕绿茶,和许幻山离婚,搬到茶山上专心搞事业,钟晓芹和陈屿复婚,写的网络小说爆火,于是,辞职在家专心写小说,王漫妮逃离家乡小镇,回到上海,搭上前男友梁正贤的人脉魏志杰,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拿着10万元的奖金,准备出国留学。
作为剧中的女一号,王漫妮的风头被顾佳压住,每次到王漫妮的情节,就可以看到弹幕大军满满的嘲讽,说她现实拜金,只想靠男人实现阶层跃迁,说她小镇出身,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她拧巴纠结,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网络上对王漫妮的评论也不是很友好,争议比较多,我大概总结了下,对王漫妮的吐槽集中在如下几点:
1、心比天高,能力不咋地
2、现实拜金,只想着靠男人
3、30岁了,还搞不清自己要什么
说实在的,我并不讨厌王漫妮,甚至还挺欣赏她。剧中的三个女主角,她的起点最低,顾佳和钟晓芹家都在上海,王漫妮老家在小镇,女孩子在大城市打拼,想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她的那些挣扎、纠结,我觉得很正常。网上对于王漫妮的这些嘲讽,恕我不敢苟同。
一、心比天高没有错,王漫妮有能力
很多人说王漫妮心比天高,能力不咋地,理由是,王漫妮在上海打拼8年,不过还是个奢侈品的柜姐,而且没有存款,混得不咋地。她的能力真的不行吗?
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
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她会买吃的给保安,让保安给顾客行方便。面对嫉妒自己、小动作不断想陷害她的同事,她强势果断,不是一味忍让当白莲花。
穿得像菜市场大妈的隐形富豪走进店里,其他人都懒得搭理,只有她热情介绍,意外接了个大单,最后让全店人都羡慕不已。
副店长辞职以后,向上司举荐了她,她顺利成为副店长,如果不是总部空降店长过来,她还有机会升任店长。
尽管有总部来的店长处处压着自己,在门店举办盛大活动,有大客户被撞到的时候,她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处理了危机,平息了顾客的怒气,控制了事态的发展。她出色的表现也赢得了总部Amanda的赞赏。
以上种种都表明,她业务能力很出色。能力强不强也要看跟谁比,把她跟梁正贤比,跟顾佳比,这显然没有可比性。在她的业务范围内,在她的圈层内,她都做到优秀了。之前的副店长,年龄目测奔四了,另外店里还有45岁的普通员工,而王漫妮是店里的金牌销售,30岁就当上了副店长,甚至本来还有机会当店长的。她能力差吗?显然不是。
她只是将自己局限在既有的认知里面,没有跳脱出来,就像她后面说的,她以为自己离不开柜台,而她已经做到柜台最优了。在后面的情节中,魏志杰给王漫妮派了个很有挑战的工作——应收,而销售部老大Frank给她的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她都完成得很漂亮。她没点本事,能完成这样的mission impossible?
她先前只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没能突破自我。而人的认知就是在不断迭代的,30岁正是迭代升级的好时候,王漫妮在痛苦挣扎、努力成长,有什么好指责的呢?
另外,说她没有存款的,她每个月寄给家里2000元,8年累积下来,也有近20万了。即便刚开始几年,没有每月寄2000元,但十几万的存款相信还是有的。
王漫妮努力上进,勇于开拓,跟上海土著比起来,她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弥合,但这并不能说明她能力不行,评价一个人要结合她的具体情况。《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父亲就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是念念不忘。他对我说,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二、现实但有原则和底线,和男人是互相成就
很多人说王漫妮现实、物质,对她开启嘲讽模式。哎,怎么说呢?这么说她的,大部分要么是没钱的直男,要么是恋爱脑、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轻女孩,再或者是自身条件不及漫妮的女性。
大部分经历过生活毒打的女人,最后都会意识到有钱真好,钱真的很重要,结婚之前真的应该不避讳地谈钱。王漫妮30岁了,找的男朋友也都是30+的,这个年纪谈恋爱是奔着结婚去的,看重物质条件很正常吧?更何况,她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江疏影在访谈节目《女人30+》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找一个有点钱的男生,我们就是拜金,那我们找30岁还一无是处的男生,难道就是正确的吗?”这段话真是怼得漂亮。年轻的时候没钱不是错,但是一直没钱就要好好考虑下了。
有些刻板印象很神奇,比如:很多人好像觉得有钱人就没有爱情,找有钱人就是贪图对方的钱,难道非要找个穷人才能证明是真爱吗?真爱与否,即考验两个人的契合度,也考验人品,和贫富无关。
再说王漫妮只想靠男人这点,我觉得就更可笑了。王漫妮有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表现优秀,她靠自己养活自己。梁正贤送的车写的是他自己的名字,他送漫妮衣服,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方式,除此外,漫妮打扮得漂亮得体,陪他出入高档场所,也是给他长面子。再说了,漫妮也不是只收礼物,不送礼物,她不是送了价值不菲的旅行箱给梁正贤吗?
王漫妮说,她不喜欢要自己督促的男朋友,而是想要有人引领她,梁正贤就是能引领她的人,她跟梁正贤参加高端商务会议,会在旁听的时候做笔记,想去搞清楚那些东西,努力提升自己,跟上对方的脚步。
她想找个比自己强的男人,这有错吗?如果说她有错,那么十项全能、能力出众的顾佳,为什么也有人诟病,说她太过完美,给许幻山很大压力呢?
所以,女人找个比自己强的男人,是依靠男人,会遭到人嘲讽(王漫妮),找个比自己差的男人,自己太完美会给对方造成压力,也遭到无数网友的吐槽(顾佳)。
反正横竖都是女人的错,女人真是太难了。
还有人说,王漫妮回到上海,搭上了魏老板这条线,才改变了自己的境遇,所以还是靠男人。魏总是提供了机会给漫妮,那还要漫妮有本事接住吧?魏总其实对她有几分意思,初次见面的时候,他就给了漫妮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投资小镇的时候,认出了漫妮,也主动打招呼,还把自己的名片给了漫妮。
漫妮找他的时候,他给了漫妮两条路:到至晟做应收(也就是要债),能够通过试炼,就让她回到M店做店长,如果没有通过考验,就做魏总的贴身秘书,而且不许辞职。
漫妮心里很清楚,这无非就是站着赚钱,还是躺着赚钱的区别,她努力抓住机会,就是为了能够站着赚钱。催债的时候,她被骗了65000元钱,不是她蠢,而是真的没办法,只能孤注一掷。初来乍到,她被部门老大Frank刁难,发现Frank作假后跟他正面刚,这些对她都是挑战,她都完成了。
她为这个工作倾其所有,竭尽全力,勇敢走出舒适区,努力突破自己。她为这个工作付出这么多,为啥有些人选择性忽视,而只看到漫妮搭上了魏总这个人脉呢?我们普通人找工作,都会寻求内部推荐,提高成功率,这是多正常的事情。怎么别人找魏总帮忙,就被这么多人嘲讽呢?
我喜欢奶茶妹妹的姿态,外界说她高攀刘强东,她不避讳利用了丈夫的资源,淡定地回答,“都是相辅相成的事,老刘在帮我,我也在帮他,我没必要非要证明不靠你老刘也可以做成。一切就是互相成就。”既不去刻意证明自己是独立女性,也对自己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
三、30岁还出国读书怎么了?人生就是要不断成长
《三十而已》大结局中,王漫妮的结局最让人意外,大家都以为她会担任M店的店长,没想到她最后却改变主意,想出国进修。追剧的时候,看到弹幕大军对王漫妮满满的嘲讽,说她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把年纪了,还出国读书……诸如此类。这些观点我就更加不敢苟同了。
我揣测,那些说漫妮在30岁还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大概有这三种:
要么是没到30岁,觉得到了30岁什么都水到渠成;
要么是过了30岁,自己生活比较顺利,没有遭遇生活危机,或者变动;
再或者就是,自己已经30岁+,但停止了成长,看别人在30岁还在继续成长,心里有隐隐的嫉妒和不甘。
孔子说三十而立,很多人觉得,30岁是个人生大事,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过上相对稳定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30岁都没达到这种状态。很多人觉得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就应该尘埃落定,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其实,日子不是你到达某个年龄就会发生突变,而是渐进式的,你要不断学习、思考、自我迭代,才会慢慢进化成你想成为的人。
30岁还很年轻,有权利做梦和改变,即便是在40岁,有未竟的心愿都可以去尝试。发现自我、探索自我、精进自我,是一生的功课,会持续贯穿整个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面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认为自己的智力是一种固定属性,而后者则认为,自己的智力是可以培养并随着时间增长的,践行终身成长的理念,不受限于年龄,自己才会越来越好。
受限于外界的种种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心愿走就可以了。比如,王漫妮小镇出身,在更年轻的时候,她可能没有条件去国外进修,那现在有机会去学习,不是正好吗?所以,不要总是哀叹时间来不及了,想到什么就赶紧去做。
我很喜欢趁早品牌创始人王潇的态度,她说“没有死之前,你的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你的人生都有翻盘的机会。”有些人就是太早地放弃自己,觉得30岁的自己应该怎样,40岁的自己又该怎样,很多人喜欢放任现在,哀叹过去,等到将来又后悔。活在每个当下,把现在活明白,不让自己后悔,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写在最后:
江疏影在节目《女人30+》里面说,
“我不想做社会定义的三好学生了,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定性,但是大众对于女性的要求就是你到了这个年龄,就必须要清楚自己了。找不到目标怎么了,找一辈子又怎么了。30岁有压力,也是起点。我觉得是我这个年龄带给自己的,对于生活的一种很笃定的信念。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随心所欲。”
喜欢她的态度,30岁没找到目标怎么了?找一辈子就怎么了?这个寻找的过程本来就是充实的。祝愿那些没有活得如自己所愿的人,都能有勇气继续寻找,继续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