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从技术到管理的蜕变
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 彼得原理
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管理层的膨胀,人浮于事。典型的情况就是,组织往往将技术最拔尖、工作最努力、绩效最好的那个人任命为项目经理,这反而导致了效率低下。
笔者在多年前,作为一个小型开发团队的核心开发人员兼项目经理,经历过几次诸如以下的对话。
当客户询问我的具体职责时,我的回答是:
“制定时间表,跟踪进度,协调团队。”
“听起来不错,那么你以前应该是管过挺多人的吧?”
“也没有。在这里,我管队也就因为以前是队里的核心开发人员而已”
之后,他们只会怔怔地看着我,一脸迷惑。
这里有个明显的逻辑断层,精通技术并不代表你有足够的能力做管理工作,而那时候的我甚至还没上过任何的管理课程。(幸运的是,当时我们用娴熟的技术弥补了管理措施的简陋)
那么问题来了:技术人才,如何能完成到管理者的过渡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项目经理到底是做什么的。
项目经理的职责
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兼任项目的指挥者、监督者、决策者等多种角色。他会使用沟通技能,协调客户、团队成员、高层或合作伙伴(统称为干系人);他需要了解需求、分解任务、制定日程、追踪进度;他还可能会参与采购合同谈判等。
事实上,很难有一个标准界定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但一般来说,他80%的精力会放在协调沟通上,这势必要求他有过硬的人际交流技能;此外,必要的技术背景能帮助他做出关键的决策,但那并不属于必要条件。
换言之,沟通,沟通,最终还是沟通!
然而,一般的技术人员性格内向型的居多,技能树上往往没有为“沟通”留上足够的点数。这种天然的劣势怎么破?
培养做管理的成就感
技术人员尝试一下管理团队会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培养自己的大局观,看看技术外还有哪些需要解决。拥有大局观能让我们在处理事情上更公正清晰,在更高层面上提高团队绩效。
换一种角度思考自己的贡献把,应该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成就感。
修炼性格
有时项目经理会感觉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抱怨,抱怨工作如同打杂;抱怨员工不听话;抱怨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找不到出路。
项目经理应该有范儿,要坚信自己是项目履约的“顶梁柱”,要能够主导团队的工作氛围。因为进展艰难导致的情绪失控,项目成员会看得很清楚。如此下去,轻者是降低了作为领导者的权威,重者就是项目失败。
所以,作为项目经理,理应扎扎实实地做好性格的修炼,进展顺利时,不张扬;进度缓慢时,不消沉;问题暴露时,不焦灼。
信任团队
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往往放弃不了执行者的角色,从而放权不够。他们喜欢凡事亲力亲为,完成下属的分内工作。此时应将问题分配给合适的人,将更多地精力放在决策上。
类似的问题也包括:经常以强者姿态给下属造成无形的压力。
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强将手下必弱兵。好的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培养下属独当一面的能力。
放弃技术完美
技术狂热的项目经理可能会乐于使用最新的工具,却低估了团队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另一个极端是由于项目经理的技术经验陈旧,盲目地沿用旧技术,而为开发和日后的技术升级增加了成本。
作为曾经的技术管理者,个人建议是在可能导致产品成败的关键部位上,尽量沿用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
最后,善用技术优势
作为曾经的执行层,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往往能快人一步地把握到产品的完整概念,并在项目早期就对预算、范围、实现手段等能有基本的规划,甚至能做技术层面的决策。而只要能保持知识更新,这种优势是能长期保持的。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对好容易当上了项目经理的你来说,一转眼下一段征程又要开始了!
下一篇,我们再一起讨论一下“如何管理桀骜不驯的技术人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