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读书记录38/100

2020-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玛丽妈咪

百日成长计划38/100

组名:精进利他

姓名:Mary

日期:2020.10.08

书名:《心。》

作者:稻盛和夫

一、将做人的正道作为经营的原点

成立京瓷后不久,我就将作为人何为正确当作经营判断的基准。

当时我向员工们发出了这样的号召:“从今往后,我要把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经营企业的唯一基准。,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一基准太幼稚太简单了,但我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单纯明快的东西。所以,今后我要把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所谓正确的为人之道,就是要正直,不骗人,要关爱他人,等等,这些小时候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极其简单的道德或者说伦理。对于当时很不成熟,且没有任何经营知识和经验的我而言,除此之外,没有可以借以立足的基础。

如果将判断基准的根本,至于人的心中,经营者至少不会把公司导向错误的方向,我这样确信。在员工们面前我这样说:“我要求大家放在心上的事,这个判断基准不是,作为公司是否正确,也不是作为我个人是否正确,而是作为人是否正确。所以,作为经营者,如果我说了做了,作为人不正确的是,请大家不要客气,直言相谏,纠正我。但是,当你们认为,我的言行符合正确的为人之道时,就请大家一定跟随我。”

这个单纯的判断基准一直到今天,我依然坚守,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这或许是母亲的一段话刻在我心中的缘故,当年母亲一有机会就教育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他这么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独处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看到的时候,也要知道神佛正在看着自己,所以行为要端正。一时心智迷乱,想做坏事时,就要在心里念诵,神在看我,谁在看我。”

就是按照这句话,在企业经营中,我也努力贯彻正确的为人之道,经营企业要无愧于天。我信奉这一思想到了愚直的程度。迄今为止,我的经营判断之所以不出大错,能一步步扎扎实实走到今天,可能就是拜此所赐。

二、不以得失,而以作为人正确与否来判断

行动的规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为人应走的正道。在受命重建日航,出任会长职务后,我所面临的局面,立刻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这一判断基准的重要性。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在业务上互相连接,形成了被称为联盟的协作关系,这样的联盟组织在国际上有三个。

日航加入的是其中规模最小的寰宇一家联盟,在经营重建之际,相关人员中出现了很大的呼声,认为日航应该改换门庭,加入规模更大,也就是优势更大的其他联盟。

相关的某个联盟也频频示好,提出优厚的条件。“我们热烈欢迎日航加入。”他们频送秋波,希望我们加入。一时间,应该转会的意见在公司内部成为主流。

从最初听说这件事情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妥。但我首先做的,就是和接连到访的两家联盟的干部分别会面,倾听他们各自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我对公司内部的相关人员这么说:“因为我是航空业的门外汉,所以不懂具体的事物。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基准,对事情作出判断。联盟中,有我们的伙伴航空公司,也有接受我们服务的客户。所以,不单是考虑对我们来说,是得还是失,也要把他们的立场和心情考虑进去。在这个基础上,再作出判断。是不是应该这么做呢?”

阐述了这个想法后,我要求大家再次郑重考虑。大家考虑的结果,大家得出的结论,我将会遵从并对其负责。

据说此后的几天里,相关人员畅所欲言,进行了充分讨论,不久,有以下意见传来。

确实,如果按照眼前的利害得失来考虑,转会到其他联盟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我们长期在的寰宇联盟,就会因此受损,其损失如同飞机失去单侧羽翼。至今一直合作的伙伴们,他们没有任何过失,却要被一脚踢开。追问到底,这是作为人的正确行为吗?

此外,一直以来乘坐我们飞机的乘客们,就会因此失去联盟应有的所有优惠。,在日韩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使用我们公司服务的旅客,让他们受损,这对吗?

结果经过数天,再次开会讨论时,相关人员得出的意见是:“今后仍然留在寰宇联盟中吧。”

我的主张绝非反对转会本身,而仅仅是督促大家,不要仅仅依照是得还是失这一经济的原理,而且要在道义上看是好还是坏,要按照这一基准,再次思考这个问题。

相关人员虚心的接受了我的这个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认真思考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三、正确的判断,源自灵魂

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要做到这点,需要平日里严加注意,否则很难付诸实践。

在刚开始经营企业的年轻时代,我会经常抓住部下说下面的话:“某个问题发生后,寻找解决办法时,立即在头脑里浮现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基于欲望或感情的。只要不是圣人君子,就不能够以善恶直观的作出判断。所以,不能把最初冒出来的念头直接作为结论,而是要等一下,暂且将最初的判断放一放,用善恶的标尺,好好的对照衡量,然后重新对问题进行思考。,为了防止做出错误的决定,这种缓冲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话,我一边说给部下听,一边也在告诫自己。实际上,遇事时,这么去做吧,这种一瞬间在脑海里浮现的判断,往往是错的,过后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样的经验,我自己就有很多。

作出正确的判断所必需的,并不单单是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的规范。

那么,这个善恶的规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心灵深处的灵魂中来。

前面讲过,人心的中心部分存在着灵魂,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应称之为核心的真我。所谓真我,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

这种充满爱与和谐的,清澈的真我,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深处。但是,经受世间波涛的冲击,历经各种酸甜苦辣,我们会掌握各种各样附着在真我之上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在佛教中被称为业。覆盖着夜的真,我就是灵魂。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也就是认为重生是存在的。人在很多次重生的过程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造就越来越深的业。

有时候我们会说,那个人的灵魂不好,这指的是那个人在这世界上,积累了不好的业,也就是不好的行为,想法,经验,知识等等。

出生来到这世上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灵魂,在灵魂的外侧包裹着本能这个东西。

刚刚出生的婴儿,不需要任何人教,就能从期待被切断的瞬间,张开嘴开始肺呼吸,然后允吸母乳摄取营养,这些全都是本能所形成的业。

接下来,包裹在北门外侧的感性,逐渐发育。随着不断成长,因而开始张开眼睛看外界,开始听到声音,感觉不舒服就会哭泣,项目父母求助。诸如此类,这说明感性在逐步形成。接下来,感性的外侧又裹上了知性。,到了两岁左右,当感觉和感情充分发育时,知性就开始萌芽。

就这样,心这个东西,最中心的部分,存在着包含着,真我的灵魂,在灵魂的外侧则包裹着本能,感性,知性,就像洋葱的皮一样,层层包裹,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心这个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