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部推荐(五)

《钢琴家》:推荐指数****

故事是根据波兰著名犹太钢琴家Szpilman的真实人生经历改编而来。艾德里安·布洛迪在片中出演主角犹太钢琴家Szpilman,最终也拿到了当年奥斯卡的影帝。
故事从纳粹入侵波兰讲起,一直到二战结束。Szpilman在战争中苟活,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家老小相继遇害,却没有任何办法。在被纳粹入侵的波兰,犹太人是没有尊严,甚至没有生存的权利。他经受着一个人所能承受的一切苦难,见证着在战争所能发生的一切悲剧,他从愤怒到平和,从惶恐到无奈,最终当和平来临的时候,他又坐在了钢琴的前面,他还拥有的,只剩下了音乐。
影片中有很多的情节会让观者感觉,死神就在不足一步之遥的地方,如同一个影子,随时出现,用各种方式表演关于死亡的一切。Szpilman穿梭在其中,逃亡、藏匿、找一些果腹之物充饥,只是为了生存,生存。他跪在德国纳粹的脚边,他唯唯诺诺的从阁楼上走下来,抱着一罐罐头,也只是为了生存,生存。如同影片中一个地下党人说的那样,“活着,要比死更难。”但活着,即是最伟大的胜利。
《钢琴家》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把所有沉重又压抑的深意都远远地放到了布景深处,只留下一个卑微的生命在前面的舞台上独自踟蹰。
《美丽人生》:推荐指数****

心有所爱,便能所向无敌。和《钢琴家》一样,《美丽人生》是讲述犹太人被屠杀的二战时期纳粹恶性,但不同的是,《美丽人生》中的主人公靠着其乐观,智慧,想象力和简单纯粹的爱,给了儿子一个没有阴影的美丽童年,也给了所有观者一个没有硝烟的美丽人生。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赢得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
电影并非名字般俗套,观影后的最大感受就是,靠着勇气与智慧,即使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即使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也能微笑面对。枪炮、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最后的胜利者,却只能是带着爱与希望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禁闭岛》:推荐指数***

《禁闭岛》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泰迪是真的人格分裂,还是被禁锢在了禁闭岛的全套当中?
影片的最后泰迪说,“是作为野兽活着,还是作为好人死去。”意思大概是,是作为安德鲁,明白自己的真实世界,但是永远背负杀妻丧子和战后综合症的痛苦?还是选择作为正义的泰迪,但却要接受大脑切除手术,失去记忆,做活死人?显然,他选择了后者。
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没有面对自己的地方,就会成为我们的命运;我们相信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命运。
主演莱昂纳多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拍摄《禁闭岛》的过程里,我总在思考,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就像这个故事里的一样,我在岛上一直追查这所谓的事件和所谓的真相,但我究竟是否需要这些真相呢,或者只是我不肯面对自己的一种逃避?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看到所以相信,而是我们相信所以看到。
写在最后:谈谈犹太大屠杀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德国在闪电般占领波兰之后,又把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据为己有,这些国家的犹太人也自然生活在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之下。犹太人被禁止外出,必须佩带犹太星章,经济上受到致命打击,精神上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他们生活在被排除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外的隔离区,被强迫参加奴役劳动。
截止到1945年,纳粹党屠杀了近六百万的犹太人,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荷兰的14万犹太人只剩下3.5万人…当时战后全世界只剩下一百多万的犹太人…
最近看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格罗斯所著的《邻人》一书,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波兰一个名叫耶德瓦布内偏远小镇中的一场秘密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十天内,一共有一千六百多人遇害,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七个人。暴徒冲进犹太人的家里,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他们的同伙在屋子外面拉手风琴、吹笛子,用这些音乐声来掩盖受害者的惨叫。还有的犹太人被乱石砸死,用刀捅死。目击者在事后描述时说道,还有些犹太人被挖出双眼、割掉舌头,有的妇女被逼着抱着自己的孩子跳河。大屠杀的最后一天,暴徒们挨家挨户地搜查,把剩下的犹太人都集中到广场上,然后赶进一个大谷仓,浇上煤油,全部活活烧死,甚至把一些孩子捆在一起,用干草叉架在炭火上烧烤。
耶德瓦布内事件之所以恐怖,是因为虐杀这个小镇犹太人的,并不是希特勒麾下的法西斯分子,而是曾经与他们朝夕相处,和睦友好的波兰邻居。参与暴行的,是这些犹太人过去的校友,是向他们买牛奶的人,是和他们在街上闲聊的人,是他们朝夕相处的邻人。
其实在《钢琴家》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当主人公Szpilman被朋友邀请参与到德军队伍中力求为其保命时,他果断拒绝了,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成为德军的刽子手,且用这双手去屠杀自己的手足。
战争,能将人性胆怯的一面暴露无疑,叛变投敌泯灭良知的活着…战争,也能造就一个打不死的、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