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散文心理

呵呵、哈哈与嘻嘻在三国时代

2022-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萌读书生

1

在社交软件上聊天,有时需要使用拟声词来表达或强或弱的情感,呵呵、哈哈与嘻嘻的背后是词语所建构起来的不同人格。

唐代诗人韦庄写过一支《天仙子》:“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在古代,呵呵就是笑呵呵的意思,它介于大笑和抿嘴一笑之间,情绪比较适中。而在今天,很多时候,呵呵更像是打一个马虎眼。

“天气真好呀!”

“呵呵。”

“你今天的衣服真时髦!”

“呵呵。”

“呵呵”的背后常常是厌倦和敷衍,当然常常也有嘲笑。

“你知道咱们涨薪了吗?涨了3块5哎!”

“呵呵……”

以前学《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拉着蒋干的手一共“笑”了数次,每次的涵义和所指都不同,那个笑想来近于呵呵一笑。

2

比较起来,“哈哈”要简单直爽得多,更像是张飞的笑,哈哈大笑。

无他,只要够猛够嗨即可。

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像是哈哈大笑,洒脱中确有超凡脱俗之气。

3

“嘻嘻”是三词中最阴柔的,有时有促狭之意。

“你好坏哟……”

“嘻嘻。”

词中有小儿女情状。

其实特别适合蒋干。当蒋干趁周瑜睡觉,偷取了那封“蔡瑁张允投降书信”时,他肯定自以为得手,忍不住暗地里“嘻嘻”一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