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bifen

        一直以来都是听别的名族文化故事,但是对自己客家人的文化故事,知之甚少。这几日在收集50-60年代人民的生活照片,发现我们客家人的故事也非常精彩有趣!下面就让我列举几个有趣的谚语故事吧!!

        大家知道我们客家农民耕田时用什么帽子吗?(插图)

笠麻

客家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凉帽

客家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是笠麻和凉帽,今天我们讲讲有关这两种帽子的故事。

     

故事一:卖笠麻,顶打顶

客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卖笠麻,顶打顶”。 这句俗语,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客家人所谓“笠麻”,是“笠帽”的转音,即“竹笠”。一个竹笠,客语称“一顶笠麻”。

传说,旧时有个卖笠麻的人,按他爸爸交待“一顶卖一块钱”。他便记住:“一顶一块,一块一顶”。有一天,有个人来买,说要买五顶。他说,好,便先递过一顶去,要买者给一块钱。买者说:“我一下买五顶,给你五块吧?”他说:“不行,我阿爸交待,卖一顶捡一块,一顶一顶来!”闻者无不大笑。他正经八股地说:“我卖笠麻就是顶打顶的,你们笑什么!”

后人就用这句话用以讥笑那些办事死板的人。

科普一下:客家凉帽是一种汉族特色民俗文化。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下田种地,那时的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外出就可避免违俗。此帽经过不断改良,慢慢发展成今天的客家女性专用的凉帽。戴凉帽既轻便又可防太阳辐射而凉爽,因此世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

故事二:凉帽的起源故事

相传几百年前,在连年战乱中,从北方逃来的难民中有位皇亲贵族公主,逃到南粤一带的一个小山村,敌兵追杀过来,这个山村正在织篾的几位篾匠,机灵地把织竹帽的半成品扣在逃来的女难民头上,旁边的客家妇女用黑布头巾往竹帽上一搭,挡住了脸庞,拉她们在田里劳作,躲过了一劫。

讲完帽子的故事,我再给大家分享几段客家俗语故事。

故事三:狗径线,食唔彻

客家人有句俗语:“狗径线,食唔彻。” “食唔彻”是“吃不及”的意思。

从前有个人,不太懂礼貌,每逢吃饭时,都抢好菜吃,十分“乱事”。有一次,他跟老婆回娘家吃喜酒,老婆怕他在酒席上抢夹好菜吃,会当众出丑,便事先吩咐他:“吃饭时你用一条长线拴在脚趾上,另一头由我牵着,我拉一下线,你就夹一下菜,以免‘乱事’。”他答应着。

吃饭时,他老婆坐在他对面,手里牵着线头,扯一下,他就夹一次菜,果然听话。不料过了片刻,线被桌下的狗缠上了,那狗把脚乱蹬,丈夫以为是老婆用手扯动的,便乱夹起菜来。狗脚越蹬越急,他便越夹越快,把一席的客人都看呆了。他老婆忙把手里的线头放开,丈夫便再也不敢夹菜了。

席散后,丈夫问老婆:“你为什么把线丢了?”老婆好气又好笑道:“你真呆!刚才是狗径线,你都食唔彻了!”后人就用这句话来嘲笑那些在酒席上不注意文明礼貌的人;也用来形容事情多而忙乱、应接不暇。

故事四:莫嫌衫长,爱嫌背寒

客家人对那些 出了问题不检查主观,只怨客观的人,就劝他道:“你莫嫌衫长,爱嫌背寒”。

从前,有个人,相貌也长得不错,但由于先天残废,胸突而背驼,要做衫时,就往往难为了裁缝师傅,阔狭还好办,长短确难裁。只好大体合身,后襟防长些就是了。但这老兄却爱多挑剔,新衫一上身,一时嫌长,一时怨短。于是去找裁缝师傅论理,要他修改。

师傅说:“你别急,先着起来看看。”他穿起新衫,硬挺着胸,说道:“师傅,你看,是不是后襟长了些?”师傅道:“不会的,不信你行几步我看看。”他便行了一段路,他一走路时,背是驼着的,后襟也就不显得长了。他自己又看又摸,才觉得还是合身。也觉怪了。

便问师傅:“你做的衫怎么随时会变样的?”师傅老实对他说:“老兄,你自己要明白,莫嫌衫长,爱怨背寒哪!”那老兄一听此话,才醒悟过来,原来是自家身上的问题。

故事五:当哩三年保长,唔曾食杯好茶

客家人爱喝茶,而这句话在客家地区是常听人说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某地有个保长,每到一处,人们都泡茶招呼他,为了敬奉他,都端“头杯茶”给他喝。

喝头杯茶又有什么不好呢?凡喝茶者都知道,过去制茶用手工,在热锅里炒揉后晒干而成。制茶人边炒边揉边流汗,汗水、泪水甚至鼻水都掉在茶里,茶叶炒得不好还有“锅辣、锅腥”味。茶一泡出来,什么味都浮在上边,斟到头杯茶里面。故俗语有云“茶底、酒面、饭中腰。”即喝茶要喝茶底,又浓又干净。

而当保长的人,却到处都是喝的头杯茶。所以他深有感触地说:“唉,当哩三年保长,唔曾食过一杯好茶!”

好啦!故事就暂先讲到这里。你是否也觉得咱们客家文化,其实也是非常有趣?如果你也知道很多有趣的民族故事,欢迎留言,一起文化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