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打工之余,你会经常读书、甚至写作吗?
2023-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行之2020
北京有一皮村,皮村有一“工友之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是众多北漂心目中的“桃花源”。
几年前因范雨素的走红,知道在北京的皮村有“工友之家”,遂线上时常关注。
今天,看到皮村的“一起共创《新工人文学》”配捐活动,遂参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b2cc6e634ba10f85.png)
今天北京,秋雨绵绵,捐完闲着无聊,闲翻此活动的配捐表,竟发现一直坚持为皮村公益授课近十年的高校老师张慧瑜老师,配捐多次、现达13000元(截止2023年9月9日下午16:30),感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853da72d71312a8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c498481ad2b7679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4e89de82b6c73532.png)
原来,张老师不仅精神上滋润皮村众多工友文学爱好者,还在物质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张慧瑜老师等众多支持皮村工友的志愿者们,这么义务付出,到底为的啥?
也许,网上介绍皮村这段话,可以回答:
文字是属于每个人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事实情形却是——文字总是带有特权性的……有一些知识者,愿意将文字交还给沉默失声的人群,他们自然也有智识的权力,但却愿意利导、帮助人,既不自轻自贱,也不高高在上。既作为大众的一员,做具体的事情,又尽可能的履知识者的义务。
这么多在底层为生存奔波的普通打工者,在忙累之余,为什么要坚持读书,甚至学写作?
读书,看见更大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写作,让生活不再如烟,也是疗愈自我、安顿内心,获得生活笃定感的最佳途径。
当然,工友之家,一起读书、学习、写作,得师友指导,更获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手牵手人生不寂寞。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31637f9627d3c052.jpg)
在外为生活打拼的闲暇,你会经常读书、甚至写作吗?
温馨小提示:皮村此次配捐活动小福利:捐赠20元可赠送一本第26期《新工人文学》纸质刊物(只限30名,先到先得!)本期刊物讲述打工博物馆和新工人群体的信息,宝贵资料值得收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8411/b04c10d3d6f7064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