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约束的形成
语文课堂上,我正酣畅淋漓的讲着课,无意间的一撇发现小瑞的双手在桌洞里有节奏的点按着什么。我没有停下讲课的速度,边讲边溜达到小瑞的身后。小瑞也发现我注意到她,于是下意识得握紧了书包的拉链,坐直了身子。边讲课边想“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真不知这个不学习的小闺女要搞什么。”我下意识的指了指书包,她把身体靠近了书桌,双手握的更紧了。我猜应该是在玩手机了,肯定是怕我收了她的手机,望着她渴求的目光放在我眼前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当众拆穿,没收手机。第二故作不知,善意提醒以后不要再带。初四的孩子她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属于习俗水平阶段(9-16岁),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她们明明知道不该带手机到校,更不应该在上课时间看手机。当她上课偷懒手机被老师发现时,怕老师当众揭穿,或者当众处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不好的印象,她不想跟老师把关系闹僵,把手机没收,所以用渴求的目光和自我保护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求和。
作为老师我处于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对道德的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也有自己的权衡,没收手机不是万全之策,手机放在自己手机就像是烫手的山芋,日后还要找机会还给小瑞,对孩子带手机的行为也起不到很好的约束运用。所以一味的用“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进课堂就要没收手机”的校规校纪这一单子的评价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只能治标不治本,或者适得其反。中学生的道德形成的关键是要由他律转变成自律。所以上课使用手机这一道德行为应该跟孩子私下约定,我不没收你的手机,也请你给其他孩子做好表率,遵守好学校的规章制度。给孩子极大的处理手机的自由,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尊重,没有翻找她的书包,给她留足了面子,同样也换来了对老师的尊重,师生间平等对话彼此理解和尊重,正所谓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所以,我没有没收小瑞的手机,而是附在她的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如果你能保证这个小玩意不再出现在课堂上,我就能保证这是咱俩之间的小秘密。
人类最初的道德是由人类自身的廉耻心产生的。一些思想先驱观念一致,统一共识摒弃掉不好的观念,思想及做法,慢慢演变为对自身及他人的制约,形成了道德。我们要给孩子自我修正的机会。
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平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