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村

试着让攻击性向外吧

2020-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楚小楼

        我一直是一个向内攻击的人,对自己有非常多的指责,批评,压迫。你想啊,自己对自己多了解呀,打击起来自然刀刀见血,句句戳心。

        在那个批评的声音眼里,我就是个学习不够好,上进心不够强,做事不用心,毛手毛脚,情绪调节水平低下,人际沟通能力负分的人。也就不难想象我的生活总是脱离不开羞耻、尴尬、自卑、怯懦、内疚这些情绪。

        我相信呢,人是一定一直会有攻击性的,健康的攻击向外,如果可以试图把更多的攻击性向外表达的话,那攻击自己的部分力量就会减弱。(这种攻击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攻击,并不意味着去伤害别人噢)

        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伤害自己的思维模式之后,我就开始搓着小手手等着机会去攻击其他人。

        搓了一阵子小手手,我有了一些发现:

        首先,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对外界一直是存在攻击性的。比如努力想考更高的分数,赚更多钱,因为本身社会意义上的更好,就是升华的攻击性表达,这种希望在别人面前因为自己的社会性优秀超越别人本身,就是我间接在表达的攻击。

        其次,我发现有些处境下,你好像只能向内或向外攻击二选一。当别人指责、批评我,对我不够尊重,对我的努力表示无视的时候,如果我无法对对方表达攻击,就可能会意味着对这种攻击的承受和妥协,这就变成了对内的一种攻击。

        最后,我发现直白得表达攻击性真的很难。且不说一直温和的性格让自己辩论技能为零,因为太懂自己的痛而不忍伤害他人也非常要命。之前咨询师跟我说,让我试试直接攻击她,我知道咨询环境是安全的,但我还是完全做不到。

        不过,我也找到了一点思路,可以试试把攻击当做一个小任务,提前做一些准备。昨天我在买一样东西预先询价时碰到对方不合理的报价,我就先告诉自己,对方这种行为的不当,积攒自己的怒气,然后共情自己被漫天要价是一种伤害,需要为了自己站出来去战斗,再是给自己定下来表达的话术和满意的价位。

        最后当然是在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下成功还了价,其实从很多人看来,这并不算是攻击,但于我而言,反对,拒绝,损伤他人利益,让别人不高兴却都是意味着攻击。

        当你仔细去感受自己攻击性的时候,这个攻击本身对自己而言的意义是很有意思的,这是了解自己很好的机会。也许当你弄明白了你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这个攻击本身也就消失了。不过对我而言,弄明白所有攻击性的源头并不容易也不必然有意义,此时此刻,能够让自己敢于站出来捍卫自己,展现自己,哪怕这个攻击其实有些荒唐或可笑,也并无所谓。

NO.31 真正的爱自己,是要能够为了自己与全世界为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