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
读完美国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自我学习者,我都想问问自己:过去的做法中,有哪些受主流思想的影响,以及自己感性的判断,进而循规蹈矩地坚守并不科学的认知?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也许,我们都该学习“如何学习”,或许,都该读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一、变换一下学习场所,不依赖于周遭环境
“找一个安静的、没有任何干扰的地方学习”成了很多大学的学习指南,也是很多人信奉的真理。
尤其是有些家有考生的家庭,做事说话轻言轻语,家人看个电视也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声音,恨不得全世界都是安静的,才对自己的孩子复习迎考有利。
以前,我以为坐在家里的学习桌前,没有干扰,倒水喝水打盹都挺方便,这样的学习场景是最理想不过的了。事实上,也不是绝对的。
我记得有好几次脑子里蹦出的教学、写作的灵感,都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如骑车的路上,图书馆,甚至,还有几次是在洗浴中心的沙发上,设计完一个教学点。
哲学家约翰·洛克讲到一个学习舞蹈的人。那个人在练习舞蹈时,从来都严格恪守他的老习惯,在同一个房间里练习,而那个房间里恰好有一个老式木箱。糟糕的是,这一珍贵的老家具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舞蹈,融入了他的每一次迈步、每一次旋转,但他不能在任何其他场所表现得同样出色,除非那个老木箱或者一个类似的箱子摆在那个特别的位置上。
事实上,我们需要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突击考试,无法预料周遭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平时练习的时候,尝试着换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时间段。
就像很多人阅读、写文章,在喧闹的车站、机场,甚至在飞机上等等,都能有效地学习,他们总是把自己安定下来,从来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本身也是一种修炼。我们也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实践,也可以将学习地点搬到外面,城市书房,茶楼,咖啡厅、公园……
让自己学得的东西越发不必依赖于周遭环境。
二、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大多数人对“艾宾浩斯”并不陌生,他的“艾宾浩斯曲线”似乎贯穿着我们的上学时代。
他说:“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假如说有人对你一口气连说三遍“詹姆斯·门罗是美国第5任总统”,你能记住一小会儿;假如那人每隔10分钟对你说一遍,也说三遍,你就能记住很长时间了。
后来,沃兹尼亚克彻底改进了艾宾浩斯的原理,使其融入了电子时代。他的计算法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复习间隔到底应该多长时间。
想想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考试的内容我几乎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但考前一周的魔鬼复习依然记忆犹新。不断地熬夜往脑子里塞东西,考完有那么一刻想按个清除键清零,但瞬时的记忆起了化学反应,让人有种清除不彻底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速记的东西慢慢地褪去,不知不觉全消失了。
我觉得,我们平时给孩子们的读书背诵,即便不必像科学家那样精确地计算最少复习次数和最大复习间隔,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规律,持续下去。
正如书中说到的: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寻求的是在临考之前以高强度的学习把东西塞进大脑。但是,以这样的方法学得的东西,能建立起来的联想实在少得可怜。假如同样的内容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反复读、反复背诵、反复提及、反复练习,与其他联想挂钩,那才能真正使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之中。
三、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好
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谈及这一概念时写得相当细致: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也就是说,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再看书要更好。
让我想起,但凡我检查儿子背书,常常没读两遍就到我这来背诵,可能会卡顿,然后重背,他读了一遍,又来背诵,还有可能会卡顿,我嫌他烦,责怪他,为什么不多读几遍,再来。
我想,很多老师、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这样的记忆方法本身没有问题,孩子每背一次,就是一次主动回想的过程,这样更加有利于记忆。
四、交替学习:培养大脑的应“辨”力
在听到这个概念前,我的脑子里闪现的都是“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等关键词。总觉得,无论学什么,都需要时间的堆叠,和反反复复的训练。
什么是交替学习?
书上是这样说的,交替学习,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
交替学习,也可以说是前面写到的“打散学习时间”方法。把整块的学习时间打散成数次,就是一种穿插模式,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目前的证据表明,交替学习适用于几乎任何课题或是技巧的学习。比如说历史,可将相关阶段中的不同概念揉合到一起来学,再比如篮球,可在罚球线的前后左右练习投篮,而不是一直站在罚球线上定点投篮,音乐课,可以让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从调性练习转换到理论学习、再转换到作品练习……
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样的学习方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适用的,我简单地理解为,不断地换脑进行调节,会让思维更加灵敏;而不是单一枯燥的训练,会让人乏味,就像孩子学习某一门学科,应该是多元化、多维度的,这样大脑提取信息应该是有画面的,立体的。
总之,这本书的很多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反映出的科学精神,也是让人为之震撼的,我的记录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有些感受似乎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学习,归根结底是你做的每一件事。
我想:学习不止是学校的发生,学习也不止是年轻的标配,学习方法也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学习也不是遗憾过去,学习更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有时候,学习也是一种变化,变化就是创造,学习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就是成长。
正如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是的,学点什么,总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