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方法论及配套工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系统思维

U型思考(3) | 发现问题本质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蓝zz

本篇内容为混沌大学APP里的能力课“U型思考”的第二部分:发现问题本质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U型思考“的概念”、“定义核心问题”、“如何用Why或What问出好问题”等三个模块的内容,这篇文章将结合课程的进展,围绕“发现问题本质”做详细阐述,并重点介绍发现问题本质的四种方法“追问法”、“框架法”、“类推法”、“假设法”

一、层层推导,挖掘本质

看到初始的问题,在把问题转换为Why、What的方式后,学会问自己: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U型思考的第二环节,是一个“”的过程,核心的思维是通过层层下探,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质,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我们不断深挖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进行本质思考的过程。而本质思考,是最重要的通用型能力之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决定事业格局的分水岭。

U型思考-发现问题本质

二、四种方法挖掘问题本质

对于挖掘事物本质,沈拓老师介绍了四种方法,也算是四种思维模型,虽然还有很多种方法组合可以挖掘问题的本质,但快速借助结构化的方法论,不仅可以节约思考的时间,还可以系统化快速判断问题本质,熟练运用其中的方法,也能加深思考能力。

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四种方法,进行逐一介绍。

1、追问法
始于问题,连续追问,寻根溯源,直达根因

5why法:是挖掘本质的基础方法,通过连续的why型问题追问,找到问题的本质症结。

其本质是通过连续发问,建立清晰的因果关系链。具备三个关键点:
1)对每一个问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
包含三部分:分解要完整,彼此要独立,有论据支持。

2)在若干原因中找到最重要的原因。
删减次要原因,聚焦主要原因。需要具备回溯验证、有理论支持,可参考专家意见。

3)不断追问,直达根因。
针对初始疑问/主要矛盾/主要规律的简洁表达。
规律肌理层面、资源可控边界、实践操作指引。

这里的根因,需要重点考虑资源的边界,以及从自身角度考虑的操作层面,虽然仍然可以就问题进行继续追问,但超出自身资源的边界和自身无法操作,根因的深挖,有一定的边界。

追问法是较容易上手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why,进行准确发问。

追问法

2、框架法

整体分析,搭建框架,逐块推进,聚焦重点。

框架法是一种系统、全面、缜密的本质思考方式。

其本质是通过系统化的思考,配合以事物的结构、功能、逻辑分解图等,搭建框架体系,实现对问题领域的整体把握,进行系统化的框架分解,进而聚焦重点,挖掘本质的思维方式。

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框架法,分为三个步骤:整体俯瞰,框架分解,重点突破

整体俯瞰:需要做到“远离画面来看画”,跳开近距离的问题观察,从更远、更大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我喜欢用另一个视角去判断--“上帝视角”,在时空尺度、组织尺度等拉大去整体看待问题。

框架分解:是框架法的核心。即将目标体系独立穷尽的分解后,形成模块化的视图,对使用者的能力有要求。

需要具备一些既有的理论框架模型,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一般的逻辑常识。这个框架模型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前人或者高手,已经提供了很多解决各方面问题的框架模型,我们需逐步掌握经典的框架,助力本质的思考。

基于框架法的梳理和分解,也需要利用二八原则判断问题的重点,选出最重要的模块,作为重点突破。

框架法

课程中所提及的框架模型:

行业分析框架、企业战略分析框架、产品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市场破局点分析框架。具体见图:

3、类推法

透视问题,寻找同构,抓取本质,迁移借用

类推法的本质是基于“模式识别”,是带来本质洞见的好方法。

类推的解释:从一个或多个事物中,提炼出具备共同性的本质特征,并推及到其他事物上的思考方式。

核心操作的三个步骤为:

1)针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A,寻找一个类似结构的领域B。
2)在B领域的同类问题,已经得到实践验证或理论证明。
3)B领域的抽象结论,迁移运用到问题领域A,得出答案。

在U型思考中,类推法的适用场景一般分为:

1)相同领域类推:A可以借用B的判断结论。
2)夸领域类推:A要借用B的模式特征。
3)理论类推:A要借用B的理论成果。

类推法的使用,需要具备思维飞跃、抽象特征,以及多领域跨越、多学科涉猎、多门类涉及。虽然可以快速在不同领域推导类似的结论,但其逻辑证明并不严密,证据也不充分。

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阅读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思考“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培养历史的视角、牛人的经历,用于判断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类推法

4、假设法

以终为始,抛出假设,结构分解,逐步验证

假设法的本质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主要特点是:从未知出发,从终点出发,从应该导出的结构出发。

提出问题本质的假设主论点,包括三个步骤:
1)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主论点
2)把假设主论点作为标靶,构建论证体系
3)证明、证伪或者修正假设主论点,得出最终结论。

前提:假设通常都具有个人的价值判断,是一个人信念的体现,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包括逻辑结构、论证思考、论据收集、对专业的洞察思考能力等,这类综合性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

假设法的难点:
1)研究规律与趋势,对普遍性问题的答案有知识储备。
2)善于运用类推法,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习惯。
3)举一反三的能力。
4)开展论证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包括调研、焦点、数据分析、案例研究、标杆研究等。

假设法

小结

在发现问题本质的模块,结合现状自我提问:“四种方法平时用哪种比较多?比较喜欢用哪个方法?下一步准备强化训练哪个方法?”

四种本质思考的方法,用得较多的是假设法、追问法

个人比较喜欢追问法,可以通过连续发问,聚焦或者发散问题,更好深挖问题的本质,或者打开自己的边界。

下一步将加强框架法的训练,构建框架的思维模型,套用成熟方案。这个框架思维,更能提高自身的思考逻辑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