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在当今的借鉴意义
2023-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直着蓝
今天,有一个朋友向我诉苦,说他呆了好几个公司,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心里甚是烦恼,这时我想到了《水浒传》中的高俅,排除他的人品,或许他的人生经历对求职者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俅是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一个落魄人家的子弟,由于家境落魄,人品又不好,高俅一开始只能靠引诱富家子弟学坏来赚钱维持生活。
比如他带着王员外的儿子,每日吃喝嫖赌,挥霍家财,气愤不已的王员外一纸诉状告上高俅,他挨了四十脊杖后发配出城(被汴梁城开除)。
无奈之下,高俅只能投奔怀州(今河南沁阳市)一个开赌场的柳大郎。
高俅在柳大郎这一住就是三年,恰逢哲宗大赦天下,于是他又想回灯红酒绿的汴梁。
柳大郎听说高俅要走,其实也不想要它,于是就推荐高俅到汴梁自家的亲戚董将士的药铺工作。
药铺的董将士觉得高俅这人名声不好,人品也有问题,怕影响自己的生意,于是又把他推荐到小苏学士,也就是著名文学家苏轼那里。
苏轼不想与高俅这种人为伍,突然想到驸马王都尉就喜欢这样的人,于是兜兜转转,罪犯高俅摇身一变成了驸马的亲随。
驸马为了讨好端王,叫高俅提着玉器到了端王府中去送礼。在府中他看到端王正在和人玩球,一不留神,球踢到了高俅身边,于是他随机应变,玩起了球技,随后又将球踢回了端王那里。
端王见此人球技了得,于是就留他在身边。后来,端王当了皇帝(宋徽宗),高俅也跟着当了太尉(国防部长)。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高俅就是不断地挪,跳了好几回槽,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所以说,呆了几个公司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不要灰心,积极寻求,说不一定,那天你也会像高俅那样发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