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三嫁(4.1)
无论季娜心里有多少风起云涌的情绪,工作还是要做,日子也还是要过下去的。只要高昱能够抵挡住诱惑,她就可以,也必须把余太太之流视为过眼烟云,路人甲。
不得不说,季娜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大。这不仅得益于她从小到大不怎么愉悦的人生经历,也得益于她天生开朗,遇事想得开,乐观向上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季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这种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性格,季娜的人生可能就会变成凄风苦雨,烦恼痛苦无边,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了。
季娜奉行“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想那位余太太和高昱之间的互动,心境慢慢平和下来。最近这两周,余太太越来越过分的言行,反而让季娜觉得自己的心裹上了一层越来越厚的铠甲,有点刀枪不入的意思了。
午饭时间的忙碌过去了,季娜匆匆吃过店里提供的为时很晚的午餐,换下工作服,和高昱打了个招呼,就急急忙忙地赶去学生家里上课了。日本料理店里传菜的小服务员,摇身一变成了一对一教学的专业音乐老师,这样的角色转换,是季娜每天都在进行的日常。
高昱继续留在店里,有大约两小时的休息时间,然后就是晚饭期间的工作时间。餐馆营业时间结束,在店里吃完晚饭,他就可以回家了。通常高昱都会比季娜先到家,他会给妻子准备简单的晚餐,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份西红柿炒鸡蛋盖浇饭。既简单,又有营养,季娜还挺喜欢吃。关键是,这也是高昱会做的很少几种饭菜中,最拿手的一款。
小两口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地努力挣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身后有两个家庭的父母长辈,一共六位老人,希望移民到加拿大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女儿,不到三岁的高丽娜,还在国内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家轮流照看着。孩子需要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才能接过来和父母亲一起生活。
对于女儿高丽娜,季娜心里始终怀有说不清楚的复杂感情。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季娜对女儿是心怀愧疚,却不能明言的。
当初季娜以留学生身份出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赚取生活费,生活很艰苦。习惯了一切都自己扛,不愿意向任何人示弱的她,可以在制衣厂做熨烫一件童装赚取五美分的工作,会为了几十美金的工资和黑心的制衣厂老板据理力争。她却从来不曾向父母亲,或者向已经是未婚夫的高昱吐露过半分她经历的艰辛和痛苦。
抓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季娜直接从留学的纽约,来到了温哥华,很顺利地拿到了永久居民的身份。当她兴冲冲地回国,和家人以及高昱分享这个喜讯的时候,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地催促她和高昱赶紧结婚,然后申请夫妻团聚,进而申请家庭团聚,把一家,不,两家,实际上是三家人都给申请到国外生活。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华夏的经济还没有完全起飞,向往国外生活的人比比皆是,人们寻找各种机会出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听说有机会可以移居国外,季娜的父母亲和高昱的父母亲都很积极地操持了两人的婚事。季娜似乎有点晕晕乎乎地就成了高昱的妻子。不过,嫁给高昱一直是季娜内心深处的愿望,如今梦想成真,她很开心。
背负着双方家族的殷切期望,季娜和高昱结婚之后,新婚的热度还没有消退,就独自一人依依不舍地登上了飞回温哥华的飞机。她回到北美,开始了新一轮的单打独斗的历程。
就在季娜撸胳膊挽袖子,准备闷头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天不怕地不怕,觉得自己娇小的身躯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必要时可以战天斗地,搬山填海的季娜,忽然觉得害怕了。她前所未有的惶恐不安,第一次不顾及昂贵的越洋电话费,哭着打电话给高昱,诉说自己的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