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Fast and Slow-Ch30:对罕见
Ch 30:Rare Events
这一章进一步深入解释突发大事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很显然系统 1 会因为对罕见事件的过度关注(focused attention)、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和认知放松(cognitive ease)等心理机制,而出现认知偏差,高估了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决策时会对罕见事件给予过高的权重。
1,people overestimate the probabilities of unlikely events.
因过度关注和确认偏差,使得人们在做决策时,高估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这个结论在前面 Ch13 有提到过,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恐怖主义言论,比如今天看新闻说某公交车上突然炸弹爆炸,怀疑是恐怖主义,于是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会不由自主的避开公交车;甚至会动辄将所有涉及枪击、爆炸的案件都归类于恐怖主义……
2,people overweight unlikely events in their decision.
生动的画面感,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让系统 1 不自主的认知放松,出现确认偏差,导致对特殊事件给予过高的权重,进而影响决策结果。
因为系统 1 的这些心理机制而出现的诸如效用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概率忽略(probability neglect)等认知偏差,之前在 Ch 13 已经有了很具体的解释,这里作者又进一步深入强调了一遍。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系统 1 也会过度忽略罕见事件的概率和权重,这主要是因为有些罕见事件我们不大能感同身受,还有些是 “见多不怪” 了。
我一直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有关于地震的,前几年在北京上班时,忽然办公室有很轻微的震动感,随着有人一声 “地震了”,多数人唰的一下就往楼下冲……只有我没太大反应的还坐着。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那时的心情,或许是因为我来自福建(常有台湾地震引起福建的余震感),少时也没少经历过比这更 “严重” 点的 “震感” 吧~ ~所以那一刻,我是觉得就这么小震一下,有必要这么夸张么?
现在想来,便是当时的我对于地震这个事情是有点 “见多不怪” 了,而且还不自觉的提高了参照点;而之于我的同事们,多是没有这种经历,所以难免反应过度。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我们的系统 1 在主导,而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解释强调这些现象,也无非是希望我们今后在做决策时,尤其是重大决策时,可以多意识到这点,尽量让系统 2 发挥理性的思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