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训练营心理努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长期缺乏自信的人如何自救

2017-12-13  本文已影响23人  破局邦

做完一个方案,被领导叫去批评一顿,走出办公室不断自责,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把工作做好让领导满意,而一同被批评的同事却白了你一眼,“X总的要求简直SB”。听到同事这样一说,你可能马上就会想为什么他的反应和自己完全不一样,难道是自己缺乏好坏的判断力吗?但你又一想,这次方案大家都觉得做得不错。你陷入了矛盾,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深思。

其实,你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你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人还会表现出:遇到一点困难就变得沮丧,做事总是从简单地开始;不敢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害怕自己会犯下错误遭人批评;甚至是害怕在公共场合被众人瞩目,即使是大家都在称赞他的优点,但他仍害怕自己身上的缺点被人发现……

这还只是一方面,不自信对人生危害更大,本来简单的事情可以很容易完成,但是如果你大脑的信念里没有自信,他就像战场上的将军没有必胜的决心,士兵的士气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体就像士兵一样,大脑传递给身体的讯息是消极的,那么即使面对曾经克服过的困难以可能败下来。

不幸的是,你会发现周围不自信的人非常多,可以说,中国人中不自信的人占的比例还真有点多。为什么会是这样?

追本溯源,其原因无外乎两类。

一是遗传和文化,先天的影响,自古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谦卑,凡事都要自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在自然选择下,符合这种文化的基因保留了下来,逐渐成为主流。如今这样的文化依然存在,当然不能说传统文化就不好,只能说当下缺失了一部分,尊称和自谦就一对,只有两者兼具才能平衡,但现在很难看得到对朋友、师长再用尊称,见面就是互相diss,平衡的天平偏向谦卑,人的价值观不再平衡了。

再看美国就有展现自己的文化,很多极大的成功都靠演讲,总统、州长都是靠演讲,大学毕业同样如此。演讲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公开演讲,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肯定,更容易让人自信。

不过对于很多个人而言,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二类——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影响。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能力必须经过肯定后才能成为自信。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上只有积累足够多的肯定才能质变成为对某一方面很自信,而缺乏自信的人就是小时候接受到的肯定太少,积累不了足够的次数来形成自信,相反小时候往往得到的批评和指责太多,更是朝着自信的反方向走。

这种影响大部分来自父母,其次是家庭、老师、朋友等小时候经常接触的人。长大后不自信的人小时候通常都会有类似的情境。
考试考了90分,回到家爸妈都说考得不错,下次加油;考了40分回家,臭骂一顿,“你怎么这么没用,这么简单都没考及格,当年你爸双百分……”
你坐在地方哭,父母不问原由,直接吼一句“不要哭了,男子汉大丈夫”、“再哭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

很多时候这并不是父母有意识的行为,父母都望子成龙,总是把焦点并到孩子没做到的部分,而对于做到的部分,看成理所当然,没有给予肯定。

批评过多,长大后容易不自信;表扬过多,容易让人不思进取,伤仲永就是个例子。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是要做到表扬与批评达到平衡,才能培养出一个人成年后的正确自我价值观。

如何在成年后改变自己的不自信?

既然能力必须经过肯定后才能成为自信,那我们就缺什么补什么——肯定,肯定又可以分成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

别人要肯定你,首先你得有能力,还得让别人知道。首先第一步要对自己有真实的认知。

其次,有切合实际的期望。

第三,运用环境的影响。

第四,尽可能创造被别人肯定的机会。

第五,自我肯定。

第六,多做运动。

总之,自信最核心的还是要自己有能力,而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只有用大量的时间来换取,不是几天就能突然变得自信起来。想想摧残你的自信心用了几十年,要重建自信心没几年时间根本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