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琐记 | 36中年男人不如狗

2020-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甄玺

中午到家,简单吃过几口,倒头便睡,几天来昼夜陪护与路途劳顿,睡得是昏天地黑。但人情还得有,同城工作的“闺蜜”趁着回娘家,一家三口专门到医院探望,这个情还是要还的。刚好两家女儿是高中同学,又同是读研回来在家待岗,也好让她们一起碰个面。于是电话邀约,“闺蜜”爽快应下。

谁知晚上见了面才知道,两个女儿都是家长反复做工作才肯出来,真不知两个境外留学回来的孩子竟如此封闭,根本不愿出门。现在的孩子为啥都这么淡定,个个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是低头扣手机,就是躲在家里不出门。殊不知不懂修身齐家就是现代傻子,家长不教孩子人情世故,只知道把孩子养的肥头大耳,就是无知。

席间,说到做饭,女儿当众揭底,说她老爸做饭纯粹是应付差事。老同学赶紧替我解围,“你奶有病,你爸心情不好。”傻女儿竟然说她心情也不好。是呀,我咋能不知道,孩子大了什么道理都懂,读研回来一时找不到工作,还得昼思夜读的补习,迎接一轮一轮的考试,别的同学一毕业都上班了,知道自家情况又不能抱怨,明白只有靠自己努力。

而作为家长,母亲卧病在床,女儿毕业却不能就业,身体“三高”又失去了固定工作,想到自己是一家之主,又不能把情绪表现出来,只能硬撑着,个中滋味只有咬破舌头和血咽,终于明白了中年男人不如狗。所以闲暇时会一个人从家出来,找个清净的地方躲一下。当然,也是我的习惯,白天也只有图书馆。

回来的第二天下午,先到阅览室,居然能坚持翻看一些中篇。等人家下班关门,再跑到图书室,翻几页大部头,直到人家再次催着关门。走出图书馆,已是八点多,赶紧给大哥打电话,大哥说母亲睡了,今天下午又输了一袋血小板,母亲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吃饭也行了,下午二姐还扶她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来回走了两圈,只是母亲身上还是没力。主治医生说,明天做个血常规,如果指标上去,就可以出院观察。是呀,医院总是不能长久呆下去。

大哥说,他已和母亲说过了,母亲同意回二姐家住几天。听到母亲同意,心里很复杂,不知道母亲是不是又在隐忍,所以劝大哥尽量随着母亲,只要医院用药,就多呆两天,毕竟县级医院费用不算太贵。我还告诉他,正在联系中医。下周联系好,中不中都得去试试。

其实,当初入县医院时,接诊的主治陈医生就曾建议说,如果确诊这种病,住到县级医院也没有啥意思,无论医疗或是设备都不具备,唯独能做的就只有输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治疗措施,而且老太太年龄大了也不主张化疗,可以试试中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为此还专门开过一次现场会。

放下电话,一个人漫无目的穿过广场,贴着广场舞大妈边上,扫一眼劲歌热舞,知道自己也该加强锻炼,但似乎不在状态,只好回来。一路上心里反复念叨,父母在家就在,父亲走了,母亲再有个三长两短,没有家,就真的是四处飘零。时令已是初秋,夜风已带着凉意。这时突然发现,自己还穿着短裤,似乎早已不合时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