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得_傾聽力】想被聽見,先學怎麼「傾聽」

2016-10-20  本文已影响34人  bettysherlin
閱得,分享閱讀中的獲得。

閱得,分享閱讀中的獲得。


傾聽來自共感與理解,而共感與理解的過程,就是翻譯。

把你的話語翻譯成我的語言,把我的話翻譯成你的語言,捉摸彼此口中的世界到底是甚麼長相。


【抓重點】

關鍵句

豎耳傾聽自己內心、對方話語,才能一來一往,順暢交流,建立創造性的人際關係。

所謂創造性人際關係,就是雙方都在與對方互動的過程中,發現新東西,產生像是「啊!原來如此。」內心燈泡一亮的瞬間。

傾聽檢測 tip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正專心傾聽自己或者對方的聲音?

就看自己能否總結重述發問。


【為甚麼讀?】

關於傾聽…

你是否覺得「傾聽者」是一個被動聆聽的角色,在談話中往往屈就於說話者?

你是否覺得溝通時,說話技巧比傾聽更重要,時常希望自己成為能言善道的人?

關於與人交流…

你是否自覺不擅主動開啟話題,因此和人互動時總是欠缺自信?

你是否看過許多口語表達教學、練習大量演說技巧,希望增進人際互動,但實際應用於時,卻發現效果不如預期?

如果你內心閃過任何「是」,不妨翻開「傾聽力」,也許它能扭轉你的想法,發現「有效地聽」才是溝通關鍵。

心態轉變後,書中提供不少具體方法給讀者,你可以從中挑選有興趣的練習,持之以恆在生活中應用。

祝你發現屬於自己的「傾聽力」。


【聽是說的基礎】

坊間寫溝通表達的書,大多從「說」出發,教讀者在不同情境下該說甚麼?怎麼說?然而,傾聽力從相反角度出發,認為「聽」對人際溝通的意義遠大於說。

溝通就像棒球傳接球練習,想要順利打下去,身為捕手的傾聽者必須專注於投手,好好接球然後回傳,那一個不懂傾聽的捕手會發生甚麼事?

首先,他根本不願去聽別人,也就不會理解話語背後的意涵,就像一個死不接球的捕手,沒人會想跟他玩傳接球。

另一方面,傾聽其實也包含聽自己的聲音。

一個人若經常忽視內在聲音,可能不清楚自己有甚麼資產可與對方發生化學作用,就像找不到手套的捕手,就算有接球意願,礙於欠缺完善裝備,經常無法接好別人的球,也就不容易享受傳接球的樂趣。

這一點也可應用在學習,來自之前一位老師的有趣譬喻,他說:

當老師在台上丟出大量內容時,學生對相關議題了解越多,他的知識網就越緻密,就像捕魚,網子間洞與洞的距離越小,魚越不容易跑走,學生越不容易漏失講課精華;相反地,若學生對議題所知甚少,就像捕魚時網洞太大,根本留不住魚,也就對上課內容左耳進右耳出。


【重點小結】

1.聽是說的基礎

說話能力很重要,然而,它是建立在傾聽的能力之上。

不擅聆聽的人,既聽不懂別人話語背後的涵義,也聽不見自己心底的聲音,如此一來,聽者跟說者的內在世界無法交流,難以形成連結。

2.傾聽是打開人心房的鑰匙,必須要真正聽懂對方,我們說出的話才可能進到對方心坎。

最後,聽為說之本,共勉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