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次《入殓师》

2017-07-30  本文已影响73人  1d53a5d59253

我看过3遍以上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当幸福来敲门》,另一部则是刚才又看了一遍的《入殓师》,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真是好看到让人觉得“为难”。经典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以足够沉、足够静的心展现貌似平常的故事,却让人触碰到生死、升华至人生的外延……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由于所在的乐团解散,因生活所迫,无奈地与妻子回到乡下生活,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很难找到工作,最后却阴差阳却错地成为了一名入殓师(为亡者化妆纳棺的人)。

或许是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禁忌,朋友讽刺他,妻子感到丢人,而小林自己起初对于这份工作同样充满了排斥,似乎这是社会底层最下三滥的工作,大家都要避而远之。

好在,电影中有社长佐佐木这样的人存在,让小林彻底改变了对于这个职业的看法,并且意识到了这份工作崇高的价值,面对朋友的不理解,妻子的不赞同,他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用无声的敬畏投入到了这份工作上。直到最后,这份执着感动了周围所有人……

入殓师也许就是一座生死的桥梁吧。怀着对死者无言的尊敬,认真仔细为逝者清理化妆,将死者完美的面貌呈现于亲人面前。面对着如此美好的人逝去,怀想着过去的种种,所有的误解、愤恨、不满、埋怨都化为不舍、留恋、尊敬和宽容吧。让逝者死得有尊严,让生者给予逝者尊敬,这是入殓师让人值得感恩之处吧?

…………

电影结束了,房间里只有空调打着冷气的声音,窗外刺亮的光线被窗帘封锁着,行人车辆的声音也离我而去,这一刻,觉得外界的一切都变得很遥远。

多数人看完《入殓师》,感悟来自生与死,而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对于职业的敬畏。我们的父辈们总希望我们能够从事体面的工作,律师、医生、企业家……似乎只有这些工作才是光鲜亮丽的,才是值得去向别人炫耀的。

不知道80后、90后的新生代们,会如何给孩子们传递关于职业选择的价值观呢?

如果问我,我想我一定会告诉孩子:

职业从来不分贵贱,如果你想当企业家,就去努力吧。如果你想当消防员、面包师、理发师或者快递员,那也很棒。试想,一个满心欢喜看着自己作品的面包师不比一个整天觉得工作压力巨大的律师更成功么?一个高高兴兴把包裹送到客户手里的快递员不比一个整天盼着假期到来的医生更成功么? 当然,如果你也想当入殓师,哇塞,这简直太酷了,不是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