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从浪肆咖啡走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开着车在山间行走,开着开着,竟走到了泰顺廊桥文化园。两年前,曾来过一次,没想到,鬼使神差 ,竟与它再次重逢。
牵着小宝的手,漫步园中,园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多了几分沧桑,不过两年的时间,时间改变了许多,身边的人,来来又去去,人来人往本就是人生常态,可猛然间回眸的时候,只剩下了自己,仍免不了几分伤感,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沿着幽径往河边走去,碇步桥将两岸串联成一个整体。小宝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跨在上面,俨然一副大人模样,忽然她惊呼起来:“妈妈,你快看,好多鱼!”循着她指向的方向,我看去,果然,无数的鱼儿在水中翻跃,泛起一片又一片银光,仿佛是在给我们表演似的。
我牵着她的小手,走在曾经走过的小路上,带她发现各种野花、小草,为生命每一个绽放的瞬间鼓掌。走到游乐区的时候,看到满地的沙子,她立马兴奋地跑了过去,可转眼她就略显失落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没有拿桶和铲子,没法玩!”我指着那个攀爬架对她说:“但你可以玩其他的啊!你看那个攀爬架,以前你还是小小宝的时候,根本爬不上去的,你现在可以试试看了!”听了我的话,她振奋精神,两手不断交替着向前爬去,曾经难如登天的地方,此刻对她而言如履平地。一点一滴的日常里,我见证她的成长,每次想到这些,内心便会生发出一种作为母亲的自豪感: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活蹦乱跳、窜上窜下的小家伙,不久前还只是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宝贝呢!
不远处的北涧桥,横跨两岸,立于河流上方,它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即纯木式结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该桥原来建在现桥上游约五十米处,为木平廊桥,后被大水冲走,族人在下游改建为木拱桥,即现今的北涧桥。廊桥的屋顶为灰瓦,中央为重檐楼阁,屋脊两端饰以飞龙,造型端庄沉稳,宛若大家闺秀。
整座桥不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利用建筑力学原理,使木与木之间通过卯榫对接,上下相互叠压穿插,拱桥与廊屋互为交锁,形成稳固的整体,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如初。
在北涧桥的身旁,伫立着两棵千年古树,一棵是香樟树,一棵是乌桕树,他们枝干虬曲,苍劲有力,古树与古桥,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只可惜,此刻乌桕的叶子还未有变化,等它叶子变红,红叶与北涧桥的红,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那这里一定是人间绝色。
我站在河边,静静地感受着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看风轻轻摇动着树叶,在河面上画出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不知不觉间竟有些看得呆了。沿着古树旁边的小路,往上走,一路上摆满了各种当地特产,没几步,便来到了廊桥里面。百年光阴,在桥上留下了许多印记,各种标语在横梁上若隐若现,行走期间,仿佛穿过了一座时光之桥,让我们领略时代的变迁。
站在桥上,往古树看去,它们蓬勃的枝叶,不断向四周伸展开来,遮天蔽日,宛若一位母亲,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人们从碇步走过,绿叶掩映中,仿佛行走在江南水乡,是那般多情而美好。
园子,并不算很大,我们绕了一圈,随意吃了一点饭后,又沿着街道,走走停停,看风景的同时,也在看这个人间。如今经济萧条,原本热闹的街道上只有寥寥数人,大多数的门都是关闭着的,我们随意走进了一处非遗展览馆,才发现泰顺保留着许多非遗项目,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药发木偶戏、提线木偶戏、畲族民歌等等。
而刚从非遗馆走出,却与溪东桥碰了个满怀,同样都是廊桥,而这个廊桥却更加轻盈灵巧,花纹式样丰富,宛若一个山野之间的少女,充满了灵气。
泰顺泰顺,国强民安,风调雨顺,这个秋天,总要去邂逅中国最美的廊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