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篇|龙保帖上的“卿舅”该是何人?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犹斋
〓|龙保平安

“十七帖•龙保帖”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12
龙保帖也是很有意思的,且不说临摹及碑刻帖的版本不同,就是通行文本的断句也略异。
前半句没什么岐意:龙保等人都平安,谢谢啦。只是龙保是什么人呢?一般地理解为王羲之的晚辈罢。
后半句有多种理解,不但有断句的不同,也有词的多义。如:“很想见您舅舅,他可好?真是间隔得太久了。”另说:“很希望见到你。舅还好;路途遥远,只能书信问候了。”还有的说:“晚些时候再见卿舅也可以,因为距离相隔太远了。”等等。

&13
龙保帖算是一封短简。但字数虽少,笔法却也丰富多变,而结体跌宕起伏,堪称羲之传世草书经典作品之一。除了“迟见”两字连书之外,其余皆独体成字,但笔断意连,顾盼相属,一气呵成,气息酣畅畅。
&14
对文意的不同解读也体现着通信对象的不同判断。应当有理由相信“大都其群从也”(包世臣)“非与周益州语”(王弘)的说法。但也可能仍是致周抚的。我想这个地方的关键是弄清楚“卿舅”何人。查周抚的妹妹嫁了陶侃的儿子陶瞻,但不确定这样的姻亲如何称舅。当然也得知道那时候对姻亲的称呼规范习俗才好。
2021-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