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飞往哪座山?

2020-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_乐乐_
图片by_乐乐_

    今天读完了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读它之前,我一直有个疑惑: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Educated,跟这句经文有啥关系呢?即便读完了,也依然疑惑,大概是跟我所理解的经文原意有出入。

    不得不说,作者塔拉“前半生”的经历堪称坎坷曲折。相对极端并缺乏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和虽然家庭成员众多却仍然孤独不安的内心世界,铺就了她17岁之前的人生道路。也许这也为她后来的“振翅高飞”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时不时的闭上眼睛想象,想象自己就是塔拉。如果我陷入她当时的情境,我会如何反应?有些我能想象出来,有一些,我想象不出。毕竟,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成长经历。

    但我一直尝试在“父亲”、“母亲”、“女儿”和“旁观者”的视角来体会不同的人物心理,书中塔拉的父亲和母亲,在某个时刻,让我印象深刻。

    塔拉的父亲,反对塔拉去剑桥,理由是【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我读到这句时,忍不住泪流,在此时此刻,我愿意相信父亲的爱大过一切而不是他的专制、躁郁症。

    塔拉的母亲,在接到女儿奥黛丽对儿子肖恩的“控诉”之后联系塔拉(奥黛丽是塔拉的姐姐,肖恩是塔拉的哥哥,肖恩曾暴力对待奥黛丽和塔拉),塔拉问母亲:为什么她从来不阻止肖恩伤害自己。母亲回答:因为肖恩承受了太多伤痛(肖恩曾几次受过很严重的伤),他要保护他。

    站在“母亲”的视角,这也许是出于母亲的天然保护机制,但站在“女儿”的视角,“凭什么”!或许这也是促使塔拉远离家庭的众多因素之一。

    后面,母亲也对塔拉说了一句话: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该好好保护你。这给了塔拉一丝安慰,但这安慰并没有大到可以抹掉受到的伤害。因为,母亲留塔拉在家的主要原因竟然是——靠她来“对付”或者说是“缓解”肖恩的问题。

    书中提到了鲍勃·马利的一句歌词:

    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

    可能,人的思想就是一座山,如果一直被奴役,那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是不情愿的;如果可以被引领到更高更广阔的境地,那你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愿你在像鸟飞往你的山之前,先确定那座山是你想去的还是你想逃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