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韵自投稿杂感游 记

夕阳下的麦田

2022-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洙水君

老家在鲁西南的农村,夏初收麦子,秋初收稻子。

直到上高中,我家的地都没荒,一茬麦子一茬稻子的种着。

我小学是在临村的学校上的,初中、高中去了镇上。

那时候每年五月份,当地的学校都会放两周左右的“麦假”。

老师们、学生们放下书本和书包,都要到地里收麦子。

从小我就跟在大人后面干农活。

拾麦穗稻穗、背麦捆稻捆、割麦子稻子、拔草、插秧、打稻子……

我那时个矮瘦小,有点较真好强,不管干农活还是学习,都不偷懒。

爸爸曾经逗我说,你长不了大个子,干不了重活,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要不以后怎么办?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经常在我蹲地里干活的时候、在我伏桌上做题的时候,出现在脑子里。

是啊,我爱这土地,但我不愿一辈子干农活。

初一第一个学期,因为不适应住宿和环境,我成绩很差。爸妈来学校看我,买了一堆好吃的,什么都没说。我却哭的稀里哗啦。

麦假回家,我蹲在地里捆麦子。

夕阳西垂,半天晚霞。

我半跪在地上,弯身拢起一捆麦,右手抽出几根稻草,把麦捆压实、系住,稻草头扭住往麦捆里一塞。

捆好一个就扔一边,向前挪半步捆另一个。

身前是一排割倒的稻子,身后是一行捆好的稻个儿。人慢慢的往前挪动。

累了直起腰抬起头,风微微,肆意的夕阳和暮云下,是平坦暖黄的麦田、一块块矗立或者割倒的麦子、或蹲或站弯着腰割麦捆麦的人。

几十年、几百年以来,这块土地上都是这样吧,一代代的人在阳光下刨土、耕种、收割,最后捆起来颗粒归仓。

肯定也有人像我一样抬起头来看这绚烂的夕阳和沉甸甸的麦子地。我和他们是一样的,我属于他们的一员。

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来,堵在了喉头。我的心里突然踏实了。

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后,我没有了惶惑,一心投到学习上。

初二的第一学期,我的成绩从倒数进入了全班前五。

老师同学都很惊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从那以后,虽然我的成绩以及后来的学业、工作、婚姻有起有伏,小时候那天的夕阳和麦子地一直留在心里,成为了底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