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2021-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桢新橙

01 失败的意义在于获得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有效反馈

来到简书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日更挑战。

每次参加这个活动,说实在的,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具体要挑战多少天的目标,只是心里面特别向往那枚日更王者或者日更365天这样的徽章,但前面三次的挑战都失败了,而且其中有两次都在坚持到第30天左右的时候,就断更了,今天又非常凑巧,刚好是第4次日更挑战的第31天。

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自己前面三次的挑战都失败了呢?后来发现,断更几乎都是因为自己把日更这事放到了晚上去做,而晚上又因为要陪娃睡着后才能有自主写文的时间,有时候自己太累了难免也跟着睡着了,最后就这样错过了日更时间,因此挑战失败。只有一次是因为系统的原因,导致发文失败断更了。

总结前面日更挑战失败的原因,我得到一个结论:要成功坚持日更,就一定要保证在晚上陪娃睡觉之前完成,一来,可以避免系统故障导致发文失败,二来,大大降低错过日更时间的可能性,确保日更能顺利完成。所以,这次30天坚持下来,觉得还算轻松

以上,就是日更教会我的第一件事:要学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分析失败的原因,才有可能使“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变为可能,否则,失败就只是毫无意义的失败,无效的失败,这大概也是建立反馈机制的意义了。

02 坚持的意义只有在坚持了之后才能看到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日更失败之后,断更的第一天,突然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为此感到沾沾自喜,甚至还想写一篇文章,发表一下断更的感慨,觉得没必要为了”日更“二字,就将自己束缚住。尤其在看了很多人仅仅为了日更发水文,更加坚定地认为:仅仅为了“日更”而“日更”的坚持,实在毫无意义,觉得自己断更断的理直气壮,实属明智之举。

但始终没能发出那样的一篇文章,原因是写到一半的时候,实在过不了“良知”这一关。

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指出,良知是人类的天赋潜能,并将它定义为”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他认为:良知是一个人的精神统领。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无法平静,是因为我们过的生活和良知产生激烈的碰撞,而我们在内心深处也感觉到了。

柯维博士的这番关于“良知”的思想言论,颇有王阳明心学的味道,而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致良知”,我个人也是非常赞同柯维博士的这番说法。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时那个想法就觉得真的很无知很可笑。自己没有坚持,却妄谈“坚持”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于是,又再次诚心悔过,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又下定了决心再次挑战日更。结果到今天,一直在简书坚持发文,虽然并不都是日更,但却也是除了断更那几日,日日发文的频率,才发现,经常去写,文字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到现在虽然还看不到自己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却是可以非常确信,自己是可以轻轻松松就码出一篇千字文的。

所以,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换句话来说,只有行动过,尝试过,才有资格拥有对这件事的发言权。坚持的意义,是坚持之后才看到的。

03 输出倒逼输入是日更教会我的第三件事

要终身成长,就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行为准则,日更刚好可以在这方面提供给了一个助力。

前日我在周老师的文章底下评论说:“自从决定了日更,就天天面临着’今天要写什么?该怎么写?‘这样的问题”,我想很多简书上参与日更挑战的创作者、写作者都跟我一样,曾经或者正面临着这个问题的挑战。

刚开始,这个问题的确可能是个挑战,但是我每天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要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我不得不开动脑筋去思考,不得不为此付出我的行动力,启动我的思考力,甚至观察力和想象力,然后就这样在每一天每一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我就把想读的书都完了,然后再用文字,把我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呈现出来。然后,再通过这些文字,换来一次又一次的”自得其乐“和”自我满足“。

这便是日更带给我的,也是我最享受的,最乐在其中的事情,你也可以说,这便是日更的意义和价值。

我看到很多跟我一样参加了日更挑战的朋友,他们因为坚持的时间比我长,付出的努力比我多,他们的成长也在我的眼中变成了一抹抹使我感到惊艳的颜色,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坚持的意义,看到了成长使我艳羡的模样,这便是日更为我指出的”一片光明“

04 写在最后

别小瞧日更这件事,很多事情真的只有自己去做了,去尝试了,才能体悟其中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旁观者“永远也无法获得的智慧和经验。

所以,我鼓励每一位简友(当然大咖或许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活动作为自己成长的梯子了),都来参加日更挑战,因为只有做到,才有机会得到。

也许某一天,当你回过头来,就能在简书日更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轨迹,才知道当初每天码下的那100个字代表着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