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文文学梦

卡夫卡的世界

2018-04-06  本文已影响204人  梦想2050
卡夫卡的世界

卡夫卡于我并不陌生,念大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特别喜欢讲卡夫卡的文学作品。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对卡夫卡还有些懵懂,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我们虽然在课堂上听得入迷,课后却把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真正接触卡夫卡的文学作品,还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那时候我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平时忙完手头的事情就会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世界上的一些名家名作,其中就有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全集。

世界太过荒诞,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就这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功名利禄相互倾轧,让整个世界充满了悖谬,使我们渐渐变成了一个个异化的人。卡夫卡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他深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克尔凯戈尔的影响,开创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他摒弃了人社会的、历史的、伦理的、道德的、法律的、宗教的外在关系,从形而上学的绝对自由观念来看待人的处境,认为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外在东西,都是人为地强加在人身上,像粘滞的胶状物一样,使人们不能自由行动,让人处处感到恶心。

卡夫卡小说世界里的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总是那样尴尬,要么人不接受世界,要么世界不接受人,这种关系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的自我失落与迷惘,使人产生莫名其妙的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放逐感,压抑感,使人渐渐产生异化,最终只能拥抱这个沮丧的世界。

卡夫卡的思维及创作特点都与一个哲学术语“悖谬”有关。在他的随笔或笔记里常有这样的描写:看见一个熟悉的姑娘,但又说不认识他;一个阳光灿烂、游船如梭的地方,他描写得很详细,但最后却说没有见过他。特别是《饥饿艺术家》中那位主人公,以饥饿作为表演手段,并作为艺术追求,他饿的时间越长,意味着他的艺术成就就越高,他一心要把他的艺术推向顶峰,这就构成悖谬:他的艺术达到顶峰之日,即是他的肉体消亡之时。

我想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有这样持久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性不仅指作者观察生活的精确,角度的独特和研究的认真,还在于作者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真实。卡夫卡不是把写作当成当作家的阶梯,而是为了内心表达的需要,所以他的作品才不是凭写作的技巧或虚构故事的才能而一挥而就,而是让生命的火焰锻造出来的珍品。

卡夫卡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抛弃了传统的俗套,专一于心理的真实,从心理真实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面对世界的荒诞、人性的悖谬和社会的异化,卡夫卡想要把世界重新审查一遍,只是这种审查的方式不是用哲学的逻辑来思考,而是用文学的形象语言来描述。

卡夫卡是这个世界上精神最健康的人,正如他的爱人密伦娜所说的那样,“我相信,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有病,唯独他是唯一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感觉正确的、唯一纯粹的人,我知道,他不是反对生活,而仅仅是反对这一种生活。”

卡夫卡走了,走得很年轻。但是他锻造的文学矿藏却似一座浑厚的大山,让追寻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