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听教堂里唱诗班的和声
正月初三那天上海雾霾很重,但比北京还是多了份湿润。带着儿子去南京路转转,坐着公交在人民广场下了车,往南京路走的时候我想起这里有个基督教教堂。去年我曾经路过拍过一张它门口的照片,我记得它的十字架下有一行圣经的话:
真理使尔自由
出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
文言文翻译为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上海沐恩堂
经过教堂的时候发现它的大门是敞开的,不断有人往里头走。我们也顺着人流往里走,才发现今天是星期天,下午两点教堂里要做礼拜并有唱诗班唱赞美诗。这让我在阴霾天里的心情顿时一亮,于是我决定让儿子听听教堂里的和声。
儿子第一次进教堂,问我进教堂要交钱吗?因为他小时候去过西安的法门寺,被穿着僧袍的和尚骗过香火钱,宗教场所给他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
我说不用钱,信基督的人在这个时代算是普遍善良的。历史上,传教士给中国带来的是文明与科学。中国那些历史悠久的著名医院几乎都是教会医院。
而我第一次坐在教堂里认真地听礼拜已是二十年前,地点是英国伯明翰。
我对教会的好印象其实来自于我在英国上学的时候。那时对我们中国留学生最好的英国人差不多都是教会的,当然他们也希望向我们传教。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回忆在英国游学生活的文章,题目就叫《最爱教堂的和声》:
Thus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nd all their host were completed. On the seventh day God ended His work which he had been doing; He rested on the seventh day from all the works He had accomplished. God also blessed the seventh day and consecrated it; because in it He rested from all His works which, in creating, He had formed.
这是《圣经》开头的一段文字,讲的是上帝创世第七天的事。第一天,上帝让世界分成了白天与黑夜,第二天对水进行了分离,第三天分出了陆地与海洋,第四天,上帝分出了季节、日子和年,第五天,上帝在海里创造了鱼,在空中创造了鸟,第六天,上帝让陆地上有了生物。第七天,上帝结束了他的工作,决定休息。
(我只熟悉圣经的开头,后面人物太多就读不下去了)
因此星期天是上帝规定休息的日子。这一点英国人遵守得很好。与我们周日繁荣的市场不同,英国的周日是平静的。除了大型的超市,许多商店根本就不开门。一些大型的超市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晚开门,早闭门。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到英国的第一周日,我不仅没有地方可去,而且差点连晚饭都没得吃,最后是在火车里买到两块点心。
星期日又叫礼拜日,是做礼拜的日子。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周日的好去处: 教堂。
英国伯明翰教堂
在英国的许多个周日我是在这座教堂里度过的。长期以来受无神论的教育,我不信上帝和一切神,至今也不信。我也不认同那些宗教人士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凭什么就担当了神与人的中介呢?但我非常喜欢教堂里的那种感觉,与中国金碧辉煌的佛教寺院相比,西方的教堂里少了许多世俗,而多了几分纯净。
开始我只是去伯明翰市中心的传统教堂。坐在教堂里听听牧师的布道,顺便练习英语听力。我原以为牧师只会讲讲圣经里的事情,宣扬一些教义。但后来听到牧师讲到了国际形势,讲到战乱地区人们承受的苦难。有一次,一个牧师看到了我,还说: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一个东方人坐在我们中间。环顾四周,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东方人。
而我最喜欢的是听大家唱赞美诗。进教堂的时候会在门口拿到一页纸,上面印着今天要唱的赞美诗。当古老的风琴响起的时候,唱诗班的和声便响了起来,那种多声部的、发自内心的声音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它引发着我心底里的暖流涌动,有时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唱起来。唱完赞美诗,从旁边传递过来一个筐子,大家往里面捐些零钱。
老电影《修女也疯狂》有许多精彩和声
圣诞节时候,整个城市到处是圣诞树、彩灯和其他装饰。这时教堂去教堂做弥撒,感恩的气氛最为强烈,唱诗班唱出的和声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回荡,整个身心都是温暖和恬静的。
市政厅的广场上则在举行跨年音乐会,大家在寒冷中跟着摇滚乐队一起摇摆。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大家与周围的人相互拥抱,那怕是陌生人也会相互拥抱,互道一声Happy New Year。
我的几个香港女同学都是基督徒,她们告诉我不需要去城里的教学,伯明翰大学本身就有教堂。于是有一个周末我去了这个堪称现代的教堂。说它现代,一是因为这一建筑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建筑,从外形上根本看不出来是教堂。里面的自然采光非常好,完全没有老教堂里那种阴暗感。二是因为这里没有风琴,学生乐队是用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来伴奏的。
这里唱赞美诗的和声显得很单薄,远没有城里教堂里的美。但我依然喜欢那种感觉。
北京的西什库教堂,中西合璧
特别想去日本看看“光之教堂”
设计师为安藤忠雄
还有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
这是我印度参观过的莲花寺(网图)
莲花寺里,只要你拥有一颗大同之心
无论种族,不分教派
你都可以来此静心祈祷
后来我曾背包在欧洲游历,看了许许多多的教堂。工作的时候去过国内外各种著名的宗教场所,因为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的清真寺和佛教寺院都是当地的名胜,是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来访者都会去参观的。看了这么多宗教场所,最令我感觉丧气还就是中国充满铜臭味的寺院。
要了解欧美文明,一定要了解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整部欧洲史除了开头的古希腊罗马历史,大部分的历史与基督教历史紧密关联。基督教的历史有过许多黑暗和野蛮,尤其是在中世纪,所以才会有宗教改革。
何止是欧美历史,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可以从宗教史的角度来解读。所以我在课上也会讲世界宗教史,讲讲人类文化交流与接触的三种途径:一是经济交流而达致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二是军事战争而导致的文化交流,三是宗教传播而带来的文化交流。
宗教依然是西方文明的支柱,是人除恶从善的途径,它赋予一个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昨天的美国总统独立日讲话里依然强调宗教的力量。虽然我至今仍然是无神论者,但我认为拥有信仰是件美好的事。中国社会缺少信仰,缺少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以及对来世的无所畏惧,很多人在现世就会胡作非为。
上海的冬天是阴冷的,坐在沐恩堂里倒是温暖。开始时我很担心第一次进教堂的儿子会失望,我非常希望看到太多现世丑恶的孩子的生活中多一点美好的东西。沐恩堂给我很焕然一新的感觉,让我放心了:
上海沐恩堂前身是美国监理会堂
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
进教堂的时候身穿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很有礼貌地为我们这样的参观者引座。入口处放着圣经,听礼拜的人非常多,整个教堂都坐满了,还有许多人坐在了地上。
人手一本圣经
讲台上的唱诗班已经就绪
教徒是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的,因为他们进来的时候会先单腿跪下或低头祷告。我的左边坐着一个小伙子,一看也是进来参观的。教堂里庆祝圣诞的装饰还没有拆下,依然让人有圣诞温馨的感觉,完全忘却了门外的那层雾霾。
两点整,教堂里响起了赞美诗的和声。这里的唱诗班非常专业,但年龄差差距很大,有大学生模样的,也有花白头发的老人。但他们的和声一点都不亚于我十几年前在英国听到的教堂和声。
我拿着圣经跟着唱了起来,儿子很好奇地看了看我,可能没想到他老爸也会这个。唱第二首赞美诗的时候,儿子终于跟着一起唱了起来,他的乐感比我要好得多。我左边的小伙子也唱出声来了。
牧师的布道让我有些失望,一是他们的上海普通话听着让人费劲,二是布道的内容还缺乏感染力。但教徒们还是会时常回应一声:阿门。天生会当老师的我是不是该去当个牧师啊?哈。
听完礼拜走出教堂的时候,天居然变亮了。向右走便是南京路,随着人流在一个路口等红绿灯时,突然旁边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对着人流大声喊叫起来,我以为这是个疯子或者上访的人。但我仔细一听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听懂了几句话,他居然是在为三十年前广场上发生的事呐喊。真是让我大吃一惊,这个中年男子应该是经历了那个事件吧,那一个追求真理的年代。
儿子又问我“真理使尔自由”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连《圣经》都读不下去,真的不知道这句话在圣经里的原始含义。在我看来,真理即对真相的认知。了解事实并基于事实去判断,不受外界影响去坚持,我就可以获得思想上的自由。只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
每天上网,可以看到太多不明真相或者不愿意明白真相的人。他们生活在自我意淫的世界里仿佛掌握着真理,却也挺自由自在的。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