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你告孩子的状,你会怎么做?
家长要提高引领孩子成长的能力,而不是恐惧、焦虑、指责孩子的成长——王纪琼
生活中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给你说“孩子这段时间不听话,在班级里打老师、骂老师,还打同学们”,作为父母,听到老师这样说,你会怎么做?
没有学习过的家长,一听到老师这样说,就会不问青红皂白,给孩子劈头盖脸的吵一顿,还说了一堆自认为正确的废话。本以为孩子会变好,结果孩子三分钟该干吗干吗?当一个六岁的孩子,身边站了四个老师,妈妈在一旁训斥着儿子,作为孩子是什么感觉?虽然孩子当时做错了,但是这个时候,看到孩子瘦弱的身体,背着书包,面对老师的围观,和妈妈的呵斥,他的眼神是无助的。
如果学习过的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
1.给老师道歉
听完老师的话后,先给老师道歉,老师真是不好意思,孩子给你找麻烦了,让你操心了,感谢老师的反馈。
2.肢体语言+表达感受
回到家后,肢体语言先行+表达感受,先把孩子拉到怀里说:乖乖,老师给我说了那件事,妈妈没有在现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能给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3.听听孩子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亲子关系好的时候,孩子愿意说,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说的。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就要先修复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说了,对孩子说,你说完了妈妈也听完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4.针对孩子的问题,找到背后的原因,用双圈理论解决问题
当孩子不会用嘴表达的时候,就会用错误的行为表达,父母两个人太忙了,对孩子关注太少。孩子在幼儿园想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成为班级的中心,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就会在别的地方寻求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用双圈理论,把孩子和家长拉到一起,共同去面对问题。当父母大脑里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你提升孩子的机会。当父母的大脑里没有科学教育理念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你收拾孩子的机会。
看到学习和不学习的家长给孩子的沟通方式,你是什么感觉?父母和孩子沟通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会往那方面发展。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里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千万不要抱有这样的想法。幼儿园的孩子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是一样的,地基没有打好,你盖的楼会牢固吗?所以学习要趁早,趁着孩子还小,一切都可以调整。
3—6岁的孩子,父母提高一小步,孩子提升一大步,6—12岁的孩子,父母提高一小步,孩子提高一小步,12—18岁,父母提升一大步,孩子提升一小步。为了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学习一定要趁早。每日一省1377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