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读后感

2018-10-23  本文已影响391人  aya1212

写在前面的话

9月末的一个晚上萌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读书的群,用来督促自己读书,因为每天都想要读书,但是却总是被自己的理由说服:太累了,对自己好点吧,让自己舒服一点吧。读书的计划一拖再拖,感觉好久都没有读完一本书了,明明床头放了不下十本想要读的书。于是第二天早上着手实施,分别在两个朋友圈招募志同道合者。最终进来又退,现在群里还有12人,坚持每天读书并打卡分享的有7人。自成立以来,这些人都至少读完了一本书,有的是两本、三本……当然这些人有的就有每日读书的习惯,而像我就是因为这个群,想要坚持每天读书看看是不是可以做到。有次回来实在是太累就睡了,定了铃醒来读书,眼皮都睁不开啊,但还是坚持读完半小时然后打卡,结果也不知道读了啥都。而我今天有了一个特别棒的发现,我又可以在公交上读书了。自从来惠州,经常坐车去督导,好多路崎岖不平再加上司机师傅开得超快,我又晕车,即便是有座位也无心看书,连听歌看视频这些都懒得动,就努力让自己睡着或者发呆。

总之,加入这个群以来,又找回了以前读书的快乐。把我自己有兴趣的书读完可以作为我的一个终生目标了啊。我也试图邀请一些人加入我们,有人说不想被束缚,有人说害怕分享,有人说怕自己坚持不了……我想说这就像那句话,到底是因为有希望才相信还是相信才有了希望呢。不过,这一切都是自愿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嘛。至少,我觉得这个试验很棒,而且我还有了其他更有趣的想法准备实施。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刚读完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有时候你看完一个电影,特别棒,然后你在弹幕里看到好多人问还有没有同类型的电影分享下。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样的体验。无论是看书还是电影,即便再好,我是不肯看第二遍的,除非我遗忘了。是在藏书馆看的电子书,看完之后决定买纸质的收藏、学习。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合著的书,又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属于心理学类的书籍,也有哲学的意味。此书在2017年被日本拍成了十集电视剧。此书主要是为了向大家传输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和思想。

阿德勒曾差点成为弗洛伊德的接班人,但是后来因为观点不合而分道扬镳,自创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生于1870年,小时候患拘偻病,身材矮小,长得也不好看,在家里6个孩子中排行老三,哥哥是典型的模范儿童,在兄弟中十分自卑。3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还遭遇过两次车祸,5岁患肺炎差点死掉,于是十分畏惧死亡,病愈后发誓要成为医生。25岁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医生。作为军医参加过一战。后来成为医学教授。67岁时,因疲劳过度,突发心脏病过世。

很难想象,过去了一百多年,阿德勒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的生活依旧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你会发现,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处在何种发达的社会,人和人都没发生什么变化。还是一样地活得复杂、简单、自卑、自信、虚伪、不幸、幸福……还在探求人生的意义、幸福是什么……


以下是本书的目录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弗洛伊德说错了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你想“变成别人”吗?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有鼓励才有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舞动人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我来说说一些点醒我的点吧。

首先第一点是指出虽然我们现在的人生、性格是由过去尤其是童年时期造成的,但没必要一味沉溺于过去,而应该向前看,如何去改变应对人生的问题,适应当前的生活。这和弗洛伊德是不太一样的。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去过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轮,就会止步不前。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就像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大发雷霆(目的)而制造怒气。所谓愤怒其实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比如我们在跟一个人发怒时突然来了一通电话,我们可以突然转变语气温柔回应,挂了电话也许我们又恢复了愤怒。

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现在你感到不幸福,有时还觉得活得痛苦,甚至想要变成别人。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生来就不幸。


第二点讲到社会的复杂性。我们时常会被告知你还太年轻、涉世不深,不懂得这个社会的复杂。我有时就会很不服,我也是出来社会很多年的人了,未必我经历的就比你的少,更何况每个人都有个人的经历,虽不同,但都有各自的收获,未必你走的路多见得人多懂得就多,对这个社会的理解都比我深刻。人们也经常在社交网站发类似“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你所认为的别人,都是你真实的自己”,读着感觉很深刻好有道理但又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涵义。这本书里就说到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

你看到的世界也许矛盾横生,一片混沌,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的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那就解释了我在经历了很多人说的复杂、不堪、丑陋、伤害……之后,依旧会觉得我可以活得简单、美好。没有人是故意“恶”的,专门做坏事,什么都不图,都是为了利己的“善”。

第三个点是关于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

每个人都处在人际关系中。有的人是横向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平等的关系,有的人是纵向的关系,就会让人产生不舒服。但即使是上司和下属,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健康的自卑是一种能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如同我学历低所以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因为A所以才做不到B。只要没有A,我也是有能力价值的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因果关系一样。给自己无限的想象,如果我学历好、长得好看的话会怎样怎样,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中,却不肯在实际生活中改变自我牺牲当前的享乐而拿出改变的勇气去努力。

就像很多人关于学习的借口:一读书我就犯困,一学习我就……

人们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缺乏勇气。

还有一点是关于认可和幸福的。

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不必执著于别人的认可。即便无人认可,你自己想去做的事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

还有关于幸福,在于体验到价值感,存在着就有价值,在为他人为社会这个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幸福的意义所在。

而人生是没什么意义的,在于我们自己赋予了什么。

我们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希望被人喜欢,这是我们的课题,但是否被人喜欢是他人的课题。

这是自由的途径。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语录。此书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真诚推荐给大家。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复杂,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

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的事实,但可以更改主观的解释,因为我们都住在主观的世界里。

所有的人类都是活在主观之中,只要改变自己的看法,世界就会改变,从那一瞬间开始,人就能获得重生。世界简单的令人惊奇,但是,人总是用自己赋予的看法和想法,主观地将事情复杂化,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这就是个体心理学的根本思想,如果这个世上不存在他人,一切烦恼也随之消失。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答案不是从别人哪里得到,而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当人能够感受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过是他感到自卑罢了。

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只有在感觉「只要跟这个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没有自卑感,也不必夸耀自己的优越性,可以处于平衡、极为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就是这么一回事。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不完美也没什么不好,这样才有人味,也是可爱之处。

不是我们被限制,让我们不能做———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选择不做。

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不用辛苦地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有被讨厌的勇气,人生就自由了。

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

人类最烦恼的,永远是人际关系。

人生是不断与“理想的自己”进行比较,而非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下。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被讨厌的勇气」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如果佛洛伊德教导我们定位潜伏记忆深处的伤害,将之筑成终身居住的小屋,反刍创伤带来的宿命挣扎,那么阿德勒便是将我们逐出伤痛之屋、逼我们勇于面对当下每一决定的严师。

无法改变其实是不想改变。

改变意味着要抛弃、否定“过去的自己”,比起凤凰涅磐的痛苦,维持现状更容易。他们用过去的不幸来解释现在的顿足不前。

脆弱可以作为武器,用在人际交往中,利用和控制其他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婴儿。

人只有在共同体中寻找到贡献感,才能体会到幸福感。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追求优越性的人应该是在同一平面上,是自己不断超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

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在人际关系建立中,将“对他人无条件的信赖”作为基石。即便由此遭到别人“背叛”,但决定背不背叛是他人的课题。同样,如果不想与某人搞好关系的话,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自己的课题。

他者贡献是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是一种主观的认定。

人生不是取决于命运和过去的创伤,而是你的思考方式。

人是可以改变的,不只如此,还可以变得更幸福。

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对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对方的课题。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某个人变成“巨婴”,并不能怪他的原生家庭,而是因为,他自己选择了变成“巨婴”来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

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如果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为我改变世界.....

爱是一种决定。

下决心爱,与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爱。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所谓的「分离」就是这么一回事。正因为你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对你的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同。那么你又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呢?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你还做不到课题的分离,才会把原本应该属于他人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活在这个世上努力做到不被别人讨厌,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你只需要去伪装自己去妥协去放弃就可以了。但是明知道会被人讨厌却还是坚持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是很难做到的。

直面自己的内心不在乎他们的眼光,绝不去编造谎言,这样的活法估计很多人连一天也坚持不下来。但是阿德勒告诉我们,必需要有实践这种人生的勇气。这也是让人获得幸福的勇气。

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

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如果周围有10个人,那就发誓忠诚于10个人,暂时就可以不招任何人讨厌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独立。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人生,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它意义。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当我们想选择自由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徬徨困惑。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提出「导引之星」的说法,做为自由人生的指引。不论你怎么度过每一个刹那,就算有人讨厌你,只要「贡献他人」这颗导引之星还在,就不会徬徨,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的状态下,继续做「现在的你」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不要停下来,要继续前进才行。

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分为五个阶段: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权力的斗争、复仇、证明无能,都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

如果学校中没有自己位置的话,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别的位置,可以转学,甚至可以退学。一张退学申请就可以切断联系的共同体终归也就只是那种程度的联系。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己。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虽然深受强烈的自卑感所苦,却没有勇气以努力与成长这种健康的手段来补足,也无法忍受「因为A,所以达不到B」这种自卑情结、不能接受「无能为力的自己」。

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是把这张卡托付于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

对得了六十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一百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的接受六十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一百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他也始终怕输。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

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人们一直不去做一件什么事的目的可能是用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人下定决心要”结束某种关系“,就会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赏罚式教育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就做坏事”。

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生活目的决定了生活方式。选择怎样生活无需依据过去,虽然过去会影响生活目的。

有些记忆是特意记住,用来证实现在的自我的想法。比如:记住失败的过往是为了说服自己沉溺于悲剧的痛苦。

的确,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在这里绝对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

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

未来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谓的「自立」,就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那种靠别人来决定自我价值的态度,也就是对认同的需求,只不过是「依赖」。

过去并不存在。你所诉说的过去,不过是经由「现在的你」巧妙编撰的故事。

由于过去必须证明「现在这个我」的正统性,所以能随心所欲去改写。

在所有的邂逅与一切人际关係上,一心一意不断朝着「最美好的离别」去努力。也就是尽可能的不断努力,当离别的日子到来时,让自己能坦然接受「与这个人的相遇、共度的时光,並不是一场错误」。

「工作的任务」不只是单纯的劳动任务,而是以与他人的连结为前提的「分工合作的任务」。

相信,并不是什么都照单全收。关于对方的思想信念,或是他所谈论的话语,我们要抱持怀疑的态度,要暂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这並非坏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该做的是即使对方说了谎,我们也要连带说谎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这个人。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是以人际关系来考量人类的所有言行。举例来说,当有人采取割腕自戕的行动时,这种行为并不是以空无一物的虚空为对象,而是针对某个人去伤害自己的。就如同在脱序行为的「复仇」阶段中提过,一切的言行举止都会有它针对的「对象」。

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social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首先,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事“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

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来。要从这里开始。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哲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不可能与这个人平等,因为与这个人是上下级关系”。 

青年:您是说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只能选择一种? 

哲人:是的。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青年:您是说我甚至对朋友也用纵向关系去理解? 

哲人:没错。即使不按照上司或部下的关系去理解,也会产生诸如“A君比我强,B君不如我”、“要听从A君的意见,但不听B君的”或者“与C君的约定可以作废”之类的想法。 

青年:嗯…… 

哲人: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行为方面的目标: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幸福就是“贡献感”。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在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我的眼中,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青年:……啊,我真遗憾!发自心底地遗憾!早上10年,不,哪怕5年也好,真想早一些了解。如果5年前的自己、就职以前的自己已经了解了阿德勒思想的话…… 

哲人:不,这不对。你认为“想要在10年前了解”,那正是因为阿德勒思想影响了“现在的你”。谁也不知道10年前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就应该现在听到这种思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