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管理

阅读是为了填补”信息缺口“

2017-03-14  本文已影响75人  铁川

当你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原来是活在自己营造的假象里。

一、 别再用“阅读量”来安慰自己了

我是从去年开始抛弃“阅读量”这个概念的。

以前迷信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辨识力和行为上的改变。但当你阅读的书籍很多的时候,得到的只有夸夸其谈和越来越不能脚踏实地做事,这就是没有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能转化成智慧的结果。

这就像是人们经常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跑步的里程数,却很少秀到自己的好身材一样。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健脑,进而行动改变生活。真正会读书的人会晒见解,晒自己的实践成果,而不是知识本身。

《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到过“既勤奋又懒惰”的人,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超乎寻常的勤奋,每天早晨4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这种勤奋是“虚假”的,是一种懒惰的勤奋,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二、 阅读是为了填补“信息缺口”

阅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补充我们的认知。

研究人员曾经做了一份调查,向志愿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让他们标出答案。与此同时,扫描这些志愿者的脑电波,最后发现当人们觉得自己知道答案,但有不确定的时候,好奇心最强

Paste_Image.png

三 有序填补缺口

当你通过发现信息缺口并努力通过阅读补足之后,你再去看一些大师经典案例,就知道他究竟是怎样解决问题,和设计精妙之处了。

别的不说,当你读懂《把时间当做朋友》看懂后,再去看《精进》就更容易获得哪些更深入的知识。而没有之前的信息补足,是很难把全书的脉络理清的。

如果我们把关于认知偏差方面的阅读过程画成图,应该是这样的:

Paste_Image.png

四 看不懂就先放下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一本很重要的书,买了好多年放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原因是看不懂。可当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恍然大悟。所以一旦遇到这类书,先要把目录看一遍,当你把中间的信息缺口补上后,再回过头来研究,会有更多的感悟。

总结

  1. 阅读是为了填补“信息缺口”,绝非追求“阅读量”;
  2. 根据已知画出自己的“信息缺口”,以此为基准选择阅读材料;
  3. 合理控制书中已知和未知的比例,激发好奇心;
  4. 先记下看不懂书籍的目录,补充信息缺口后再来读。

** 以上文字是本人通过阅读新生大学《别再用“阅读量”来掩盖自己的无知,教你如何利用“信息缺口”进行有效阅读》,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的再加工,感谢原创作者的分享,让我找到自己的“无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