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bug
1,边界值问题
示例:减免逾期费比例在(0,20%]走一级审批,(20%,50]走二级审批。出现bug:边界值代码错误,减免20%走了二级审批。
2,等价类
示例:抢案功能设置,针对逾期案件进行抢案。可抢期数区间设置,隐含的业务场景是开始期数小于等于结束期数。
测试时,等价类划分如下:开始期数大于结束期数;开始期数小于结束期数;开始期数等于结束期数。出现的bug:开始期数大于结束期数,设置成功,不具备任何实际的业务场景,易用性不好
3,针对需求的设计方法
需求文档考虑不全或者错误。
示例:1,需求文档考虑不全
代运营后台,打标签功能。产品文档规定:同一个用户在15天内有多笔借款单,在之后进入的借款单自动同步已打的标签。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遗漏这样一种场景:同一个用户在15天内有2笔借款单先后进入系统,为了减少重复打标签,只能有一笔单可以被用户领取进行操作。在针对单1打标签之后,标签信息未自动同步到单2。
催收系统完成减免申请流程,客户待还金额减少,公司产品客户可以实时看到减免后的待还金额,引流第3方渠道因为没有实时推送账单过去,导致客户看到的待还金额仍是减免之前。
示例2:需求文档错误
催收的产品说明显示逾期费率是1%,实际上公司产品生成的账单是按照0.5%的费率计算逾期费,由于两方产品消息不同步,导致需求错误。
4,针对场景的设计方法
1,新增部分还款的功能。将其与已上线的减免功能组合测试。先部分还款成功,进行减免。
出现的bug:减免前金额错误,原因,减免前金额取的应还金额,非待还金额,在不支持部分减免时,应还金额必然等于待还金额,减免数据无问题,但出现部分还款,数据就会异常。
5,错误推测法
在新账单进案时,已进案的案件逾期天数从0天变成1天,数据错误,案件类型未变更,导致后续的查询出错。新旧账单合并时,重新测试进案,将这种异常重点测试,出现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