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方式 你的方式

2017-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晓萍Calypso

事件:有一次,在饭桌上儿子不好好吃饭只顾玩,奶奶给喂饭,我说:“妈,让他自己吃!”旁边一位爷爷说:“没关系,爷爷奶奶都是这样的。”

我的方式 你的方式

今天我准备从NLP的理解六层次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情上我的思维方式。

我关注的是行为、能力层面

从环境层面看:老人都这样做。

我的信念是:这样做不对,真的不好,这样会惯坏孩子的。

我的身份是:妈妈、儿媳、教练。

我的目的:改变老人,让他们按我说的做。

这样会导致什么?大家都不开心,因为两代人的养育观念不一样。老人觉得我是为孩子好,吃饭最重要;而我觉得少吃一点没关系,孩子要自立,我才是对的。两人陷入一种斗争:谁对谁错的斗争。

我是从下三层来往上三层来看这个事件的。

相反,如果我用理解六层次从上往下看,换个角度来看会有什么不同呢?

目的:老人与我都是爱孩子。

身份:一个是奶奶,一个是妈妈。我们两个用不同身份给孩子不一样的爱,孩子感受到的也是不一样的爱。

信念:我们的爱没有对错;偶尔喂一次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能力:我作为妈妈可以做些什么?做好妈妈该做的事,我不在孩子面前对老人指手划脚;
           我作为儿媳可以做些什么?看见老人的爱——婆婆尽她所能给了孩子最好的爱。享受老人给的爱就好。
           我还可以做什么?引导孩子做好自己,教会孩子自己做。

行为:老人爱孩子的方式和我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是可以接受的;
           老人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由她们选择,我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由我选择。

环境:儿子在奶奶家吃饭的时候,不端饭、不收拾,奶奶给拌饭,有时还会喂饭,儿子去奶奶家进门就看电视,中午不睡觉看电视。

          儿子在自己家会帮忙端饭,有时也会帮忙洗碗,中午会弹弹琴、看看书、写写作业。

孩子的界限很清楚,在不同的环境他的做法不同。所以我也分清界限就好,在奶奶家就按奶奶的规则来,我闭嘴,在我的家里按我的规则来,谁的地盘谁做主。

问题来了:老人侵权怎么办?到你的家里指手划脚,目的是为了帮你减轻负担,下一篇里来梳理。

2017.3.1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