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不是一颗种子
有个情感类的节目,上来一对小年轻,约莫刚在二十出头的样子,女的想要分手,男的不让。主持人让那小姑娘说说想分手的理由,小姑娘说了一堆循环的鸡毛蒜皮,被主持人打断了之后,又抖出了心里早已为那小鲜肉所系的小结结,小鲜肉也竭力在为自己的行为辩驳和解释。最后小姑娘在主持人的询问下,原本决绝地说分,转而却说要再考虑一下。
这是中午跟婆婆在一起吃饭时,婆婆手机里在放的节目。我有意无意地听了一些,那对小年轻之间彼此的纠纠结结,其实在我心里都是因为“年少无事闲来瞎折腾”,这样的“小打小闹”在我看来无聊透了,真犯不着上电视,请人开导调解。我一厢情愿地替观众们和调解的老师们,甚至主持人打抱不平,觉得时间和精力都被这样消耗着,实在不值,除了只听到一些毫无用处的小闹剧。因此,心里充满不屑。
但婆婆却对别人情感上的斤斤计较和鸡毛蒜皮乐在其中,听得津津有味,简直比跟前的饭菜还要合胃口。我不好直接干涉婆婆的兴趣,只好匆匆扒了几口饭,便离开了饭桌,意图耳根清净,但心境明显却被早已入耳的那对小年轻的“小闹剧”搅得一潭浑水。
我走进卧室,拿起床上那本《蒙田随笔》,企图通过蒙田哲理般的话语,抚平内心的波澜,却发现心不在焉。只好再度合上书,纷乱吵闹的心却在那一刻瞬间关闭了一切嘈杂的声音。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在扮演着一个愤世嫉俗的角色,尖酸刻薄地嘲弄着别人,只不过凭借着自己多吃了几年五谷,多长了别人几岁,多走了比别人更长一点的路而已,实在不应该有这份优越感,更不应该像对着才在蹒跚学步的孩童露出那般鄙夷的神情,那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浅薄。
这番思量就如同给滚烫的热锅泼了一盆冷水,使我立刻变得冷静,觉得刚才的自己实在可笑。然后很自然而然地开启了第三方视角,我想到现场那几位情感导师,他们跟我听到的是同样的一个故事,却没有人嗤之以鼻,更没有任何言语上的冒犯,虽然他们也在努力表现着他们的耐心,有人只是理性地分析,有人感性地讲故事启发着台上那两个小年轻。他们的表现看起来温和又包容,能宽慰人心,也更能升华这个节目的主题。如果说经历和体验是人生的财富,那么,很明显,节目中的导师们是在用他们的经历温和地给予后辈关怀和指引,而我刚才的表现,却是在糟蹋经历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看来,我还不够成熟。成熟的人,看待世间万物,是有丰富的视角的,所以他们能够更加坦然,更加温和,也更加坚定。
再看看那对小年轻,他们能够站在那样一个舞台上,冒着被全国人民血淋淋解剖的风险,虽然多少看来是“无知者无畏”,却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看到了他们对待感情的真诚,起码,是选择不会冷漠地让一段感情自生自灭。况且,他们还真实地演绎了很多人年轻时的模样,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谁能保证,没有谁会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过去自己的影子,然后忽然原谅了年轻的自己,更加珍惜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呢?岁月,是用来经历的,而经历,使人更加丰富。
当一个人经历得多了,看的事多了,人生浮浮沉沉中,反而能更加淡然,更加豁达。从这个角度来说,慈悲,正是因为看清了自己所经历的起承转合,也看清了他人故事里的分分合合,亲历过世事的纷纷扰扰,而后明白了一切故事的真相,才从心底生出来的柔软。慈悲,不是一颗种子,是经历出来的结果。
愿慈悲常萦绕心田,世事淡然,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