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观影自由的种子还有一半人物

曾经的我们,不曾真爱过;“后来的我们”,不懂该告别

2018-05-04  本文已影响50人  慧哥可真酷

曾经的我们,不曾真爱过;

“后来的我们”,不懂该告别

1999年,刘若英的《后来》曾经一度风靡大江南北“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在《后来的我们》的虚假票房、注水、是否加长版的PPT和MTV等的喧嚣声中,我想聊聊这部影片关于旧爱的内容。

如果你有过北漂的经历;有居无定所,甚至几近流浪的经历;有为了梦想而拼尽所有、苦苦支撑的经历,那么这部影片应该会让你找到一些共鸣,因为男女主人公曾经和你一样不易:异乡漂泊、苦苦奋斗、群租房、梦想与现实遥不可及的距离、曾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过的前任等等这些场景,是每一个心怀理想的北漂既倍感亲切又无比心酸的记忆。

北京似乎一直属于爱拼才会赢的世界,事实却是,你拼了未必能赢,但不拼一定赢不了。正是这些“蚁族”疲于奔命的卑微生活,这样“2000万北京人在假装生活”的不易悲情,及所有北漂都具有的城市焦虑症…生命里还有多少空间去装下真爱,好好去爱自己和给予他人深厚的爱?

这就是“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的原因。

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大部分人一生都在为住房、教育、医疗甚至基本的生存,而到处漂泊,苦苦挣扎;想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和定式,非常难!我们没有时间陪家人爱人,没有基础和资本去全力追逐理想,甚至没有时间去照顾好自己…因为生活的窘迫和压力,及对未来的未知和恐惧,会对抗世界,对抗彼此,即使相爱也会彼此伤害,总是想用青春去争取更多的自由“我不想过那种一眼看到死的生活”,却在这争取的过程中,流逝掉了更珍贵的美好。

《后来的我们》用围巾,单车,泡面,从头到尾的记录了顾见清和方小晓相依为命的感情,那种相濡以沫,是很真实的温暖。

只是,那真的是所谓深刻真挚的爱情吗?

我认为,顾见清和方小晓在生活的钢索上邂逅,暂时相互取暖,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彼此,而不是因为彼此的无可替代而选择彼此,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妥协和无奈,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感情,有友情有亲情,唯独缺乏爱情刻骨铭心的深度—既没有彼此的欣赏和崇拜带来的信任,也缺乏彼此全身心的眷恋和共同成长的决心,所以,这份爱情是非常浅薄的,因为没有根,也注定了没有未来。这样随意牵手,轻易放手的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你选择TA 之后,没有羡慕过别人;共同分担,也共同分享;虽偶尔分离,却终身相依。

所以,后来,他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漫漫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会陪你走过一段孤独和寒冷,给过你温暖和希望,陪伴你的成长,然后离开,只为了,可以让你让他,从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寻找到更无悔的其他。

幸福的标准当然是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人总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才可以谈一场优雅纯粹、能负起责任的爱情。所以,这样没有根基、将就凑合、无疾而终的感情又何必去刻意再见呢?

虽然,见清的父亲田壮壮饰演的很出彩,一个固执保守却温暖的老父亲,非常真实。只是,他曾经写给小晓的信有些莫名其妙,让林见清自己选择的婚姻显得毫无分量感和幸福,他的魂似乎一直是被一个抛弃他的女人抽走的。

所以我非常不理解,终于梦想成真、事业有成的见清再去拥抱小晓时,难道可以忘记她是那样一个,为了一个北京户口和大房子就可以随意委身任何平庸男人的屡屡上当的傻女人吗?尤其是,见清在成了家之后还和前女友去叙旧想鸳梦重温,实在是太没有原则、没有品位、没有责任感了!也太太太渣♂了!

曾经的我们,不曾真爱过;“后来的我们”,不懂该告别。故人重逢,应该是无心邂逅才更好,只为了痊愈彼此曾经因为真爱和幼稚造成的淋淋伤口和弥补当初歇斯底里的告别,因为你曾经那么真心诚意爱过我,所以我愿意原谅你所有无心的伤害,然后从此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每一次离开都有原因,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应该更认真、更勇敢、更投入地去爱自己选择的新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