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玉:“算了,没有爱,也不恨了”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引起网友热议的家庭伦理剧,收官的结局,简直让人心痛不已。
《都挺好》在结局之前,有人说它会有一个烂尾。
按照电视剧开头和故事发展情节分析,不少网友认为这部剧的结局应该是:
苏大强孤独终老;
大哥苏明哲庸庸碌碌过完一生;
二哥苏明成得不到老婆的原谅,事业也没什么气成绩;
而苏明玉走上人生巅峰,有合适的爱人、体面的工作,和苏家一刀两断,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导演给的大结局却是,明玉最终选择原谅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家人和好。这样的结局让大家觉得挺不解气的,甚至感觉到不值得。
虽然,明玉最终和苏大强相处成令人羡慕的和谐父女,但,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并不能弥补苏明玉儿时悲惨的童年创伤。
懦弱自私的父亲,仅仅因为生病开始对女儿产生了一点愧疚之心,就得到女儿的关爱;无赖暴躁的二哥仅仅因为一句 " 对不起 " 就试图抹去了之前的种种,获得妹妹的原谅。
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得到原谅么?
不见得吧…
原来,那些从没有得到过来自原生家庭关爱的人,她们绝望孤独的内心真正强烈渴望的依旧是家人的关心,哪怕只有一点点,她们也会倍加珍惜。
哪怕这份爱微不足道,只是言辞上比以往委婉,行为上比之前要温暖,她们依旧没有任何抵抗力的服输似的忘记了之前那个冰冷的原生家庭。
其实,这样解析原生家庭不和谐的伦理剧还有很多,但大都最后的结局都是选择原谅。
有人觉得,一个人被原生家庭逼到绝望的份上,只有离家出走、和父母断绝关系,才能真正的得到救赎。
所以我们希望苏明玉的强大是由内而外的,她应该恩怨分明,斩断过往,不再对人性抱有任何期待,不再对亲情痴心妄想。
经历了那样的童年,她应该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明总,不再是那个被哥哥欺负、受了委屈就抹眼泪的小姑娘。
但苏明玉让大家失望了。
明玉最后还是没能很洒脱的与这个给她带来伤害的家庭断绝关系,依旧没能像她十八岁那年离开家时果断的不给苏家任何经济上资源上的支持。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向亲人证明了没有他们的帮助,她依旧可以过得很好,然后一直好下去,远离苏家所有人。
可是,最后,她还是被亲情打动了。
像是一只被主人鞭打重伤赶出家门的小狗,记得曾经的伤痛,但是只要主人回头再扔给它一个骨头,就继续活蹦乱跳,像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们以为苏明玉要的是家人的关心和救赎。其实,她想要的只是家人的一个态度。她并没有奢求家人做多大的补偿和改变,她只想对方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得以缓解她内心的阴影。
哪有人真的喜欢记仇,只是曾经的那些沉重的伤痛,在这个人心上狠狠地划上深深的刀口,只有憎恨才可以缓轻疼痛。
明玉的心里有一道阴影,来自原生家庭的打击和漠视。她要记住家人对她的伤害,她发誓要过得比他们好,哪怕精疲力竭,也不敢放松。
她不是不想放下仇恨,而是她不能。
大结局那天,苏明玉那句: " 爸,不要了,书我不要了,咱回家吧。 " 哭惨了好多人。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不被任何人在乎的,所以当她发现爸爸就算老年痴呆也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时,那些积压的委屈和怨恨就一下子被释怀了。
原来,痴呆后的老父亲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她顾不得去想父亲是一瞬间记起的,还是忏悔过后真心想弥补自己,那一刻,苏明玉彻底释怀了。
有人说:“这种和解绝不是冰释前嫌,而是一种巨大的宽慰。”
想起《奇葩说》里马东和蔡康永的一段对话,
马东说: "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
蔡康永说: " 那不叫做原谅,叫做算了。 "
那些来自儿时不幸的经历和伤痛,苏明玉永远都会记得,只是,在父亲和家人最后的道歉中苏明玉选择算了,看到记恨了二十多年的事情,也有自己意想不到的一面,那些恨就真的不想再记住了。
这种不愿再记住伤痛的心情只是算了,不能被称之为原谅。
明玉得到了父亲的关爱,哥哥们的谅解,对她的人生而言,只是改善,却不是改变。
原生家庭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被选择的。
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承认明玉在童年缺乏亲情和保护,她的家人让她绝望,但也因此,她才能加速成长,成就了后来的自己。
在无法选择的人生初始境遇面前,逃避不是办法,妥协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成长独立,让自己变得无限强大。
怨恨太累了,还是爱比较轻松,人生应该简单些,能多爱一刻就多爱一刻吧。
百家号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