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聊斋庚娘》的一点感想
如今再看《西游记》,写的虽是除妖降魔,其实是官场现形,体面的妖怪都有来头,能惹的小妖俱无根基;
再看《聊斋》,写的虽是妖精神怪,其实却是劝人向善的因果故事,贞烈良善的死了又活,黑心肠的纵使富贵也是着锦的鲜花,将倾的大厦,说完就完。
《庚娘》这篇的主角是尤太守的女儿庚娘,聪明又貌美,开篇,她就已是妇人身份,嫁给门当户对的金大用为妻。
乱世中,金大用带着家人向南方逃难,文中用“南窜”一词描述,形象生动,狼狈立显。逃难途中,遇到王十八这对提出结伴同行的年轻夫妇,庚娘是心怀警惕的,她偷偷告诉丈夫不要和他们同舟,因为他偷看过来的眼神不对。
这里看出庚娘的聪慧,至少比她的丈夫和公公聪明。金大用就没好意思拒绝么,他看人家挺殷勤,帮着雇船运行李,又带着老婆的,想来也没问题。
逃难中肯定没法子讲条件,于是庚娘就和王十八的老婆唐氏一起住,没想到二人相处得颇为愉快,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见庚娘和唐氏其实是一类人,所以,王十八伙同船夫将金大用和他爹娘扔下船后,两口子先吵起来。
唐氏说王十八这番行为怕是会挨雷劈,又说宁肯死了也不愿做杀人贼的老婆,于是果然被王十八拖出去扔水里了。
要说庚娘,按理说也干脆一死了之,殉夫而去比较符合古代女子的身份,但是,她没有,她暗戳戳地寻思报仇。说到这里,我猜她肯定是长得够美,还能表演一种小白花的无辜又无害感,她假托自己来了月事,王十八竟然也相信了,就这样把她领回来家。
我猜王十八家里即使有钱,肯定也是不讲规矩的,甚至可能王十八不是好人这件事,全家都知道。否则,他娘不会问一句就算了,让他把庚娘就带回了自己房间。回了房间自然又想亲热,庚娘笑嘻嘻地嗔他,“三十几男子,尚未经人道耶?”
“普通人家成婚还要喝合欢酒,你家这么富裕,当然不难办,否清醒相对,岂不尴尬”,请注意,庚娘说这话时有两重意思,一是夸了王家富贵,这是恭维;二是给王十八勾勒出值得期待的情境,清醒着放不开,醺醺然的美人肯定滋味更好。
不过在庚娘这次的托词中,我有几分疑惑,因为在开篇中,王十八分明是个少年,怎么在这里就成了三十许?莫非先前的年轻是佯装的无害?
于是,王十八又上当了,他想的肯定是“好饭不怕晚”,于是,他在庚娘“媚笑”着劝酒下,喝得酣醉。
然后,王十八就挂了,沾了四条人命,也没跟庚娘亲热上,因为醉酒后的他,被庚娘拿刀抹了脖子,只用两刀。
倒不是庚娘惯会杀人,而是这个过程细节把控的很好。先熄灯,然后借口小解,走到门去拿刀(可见已提前踩点),摸着黑回到房中,手就摸到了王十八的脖子上,醉酒的王十八捉着她的手臂胡言乱语亲热的话,庚娘摸准了脖子一刀砍下,把他砍得半死,——“不死,号而起,又挥之,始殪”。
多利落,仿佛在心里演练过无数回,大抵上第一刀下去王十八的喉管就隔断了,只是还能挣扎,出了点声音,接着又被补一刀,估计古时候的刀硬度不太行,因为王十九听到哥哥这边有声音,要过来时,庚娘发现刀太钝,不能自杀了,只好跳进院子里的池塘。
庚娘死了,很多人都来看这个烈女,自发出钱葬了她。有盗墓贼掘墓后,发现她活了。
再后来,就是她和没有死的金大用夫妻团圆,连王十八先前那个妻子唐氏也没死成,一并成了金大用的娇妻美妾。
这就是大团圆,好人不死。
相比之下,《西游记》就残忍多了,只要是大仙坐骑,佛祖麾下,做多少恶,都能被原谅,被吃了的孩子、杀掉的人都活转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