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镜
关于镜子的传说,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希腊第一美少年纳西塞斯(Narcissus)因为迷恋自己在湖中的倒影,不愿离开,最后枯坐死在河边。从此以后人们便开始用他的名字来形容一切又自恋倾向的人。由此可见,最初的镜子,就是一面平静的湖水,让人临水自照。
文艺复兴时期,镜子开始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1434年,画家Jan van Eyck把一面镜子放在了《The Arnolfini Wedding》中。
《The Arnolfini Wedding》by Jan van Eyck面镜子里所看到的站在门口的两位“观众”,正是,Arnolfini夫妇婚姻的见证人。而镜像中左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画家Van Eyck本人,他狡黠的为自己博了个“出镜“。
这里面需要提一下的是,Arnolfini夫妇并不是奉子成婚哦,只是层层叠叠的衣服让她看起来像怀了孕,而之所以穿这么多,只是为了证明他!们!很!有!钱!
一时间众人纷纷效仿,将镜子或者所有能够反光的东西放在画中成为了那个时代艺坛的”流行元素。
镜子就这样在艺术家的手里见证了几个世纪的“真实世界”。
直到现实主义者被排挤到了艺术世界的边缘,人们发现,镜子除了能如实的反映世界,有的时候还会将它颠倒、错置、制造出种种视觉幻。敏锐的艺术家马上举一反三,既然镜子都可以不如实的反映世界,那艺术更应该获得自由,而不是为现实所束缚。Virginia Woolf 嘲讽般的说:”艺术不应该反映世界,有一个该诅咒的(世界)已经够了“
《Not to be reproduced》by 勒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镜子的艺术之路就开始跑偏了。
这幅你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脊背发凉的画出自反逻辑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之手,名叫《Not to be reproduced》。镜子里的影子依旧是背对着我们,视觉的矛盾打破了逻辑固有的思维,镜子的反射功能被奚落的一无是处甚至却带有一丝诡异。不管画家的本意是什么,这个画面都足以让人细思极恐。
《谋杀》by Jacques MonoryJacques Monory在摄影作品《谋杀》系列中,把自己表现为一个戴鸭舌帽的流氓,正在逃离一个公寓,逃离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地平线显示出Monory式的倾斜。他用一面布满弹孔的镜子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当观者站在作品前,从破碎的镜子中便能看到扭曲了的自己的形象,泠漠的旁观者的形象。
《Heaven on Earth》by Shirin abedinirad尼采说,上帝死了。
艺术家说,我就是上帝。
伊朗的视觉设计师Shirin abedinirad就是这样一位“上帝艺术家”。
《Babel Tower》by Shirin Abedinirad 《Narcissus》by Shirin Abedinirad 《Evocation》by Shirin AbediniradShirin abedinirad直接用她的装置作品告诉你什么叫上帝视角。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镜子的运用,除了象征意义,镜面装置还能通过对环境的反射来对整个环境进行重建,进而创造出一个视觉上带有一定“欺骗性”的梦幻世界。
当你低头看见一地的”天堂景象“,是否想要纵身一跃?
《气象计划》byOlafur Eliasson“网红”艺术家Olafur Eliasson更是直接把太阳搬进了美术馆,完美的诠释了圣经开篇的那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人造太阳悬挂在泰特美术馆巨大的涡轮大厅中,天花板的顶部被贴满了镜子,观者如同在山顶看一场壮观的日落。
《Impact》by Erik Johansson只要功夫深,玻璃湖上也能划船。
by米开朗基罗· 皮斯特莱托意大利贫困主义艺术家Michelangelo Pistoletto(米开朗基罗· 皮斯特莱托)喜欢在镜子上作画,少女躺在镜中的房间与外部的房间的界线上,既不属于镜中也不属于镜外。那慵懒的姿态仿佛在说:"你想看看那里面的世界吗?那就从我身上跨过去吧。”
《在镜子立方体内的无限立方体》by米开朗基罗· 皮斯特莱托“镜子本身什么都没有,不能认识自己本身。但可以往其中无限地添加物体。镜子具有涵盖性,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
——米开朗基罗· 皮斯特莱托
《Sky Mirror》byAnish Kapoor 《无题》byAnish Kapoor比起上面那位的春色撩人,性冷淡风的当代雕塑艺术家Anish Kapoor也是一个“镜子爱好者” 他的系列作品Sky Mirror 给人的感觉就是“孤独”:一面镜子平静地悬挂着,面无表情地映照着虚空。
《无限镜屋:永恒消失的结果》by 草间弥生曾经的波点女王,现在的南瓜奶奶草间弥生用镜像装置创造出令人眩晕的无限之境,她将内心深处恐惧变成无尽的幻觉般的光晕与密集的圆点释放出来,空间的无限复制和延伸同时带来个体的自我迷失与自我修复。
《无限镜屋:阳具原野》by 草间弥生 《无限镜屋:我对南瓜永恒的爱》by 草间弥生 《镜厅》by 宋冬如果草间弥生的镜屋是在描绘空灵的宇宙和充满恐惧的内心世界,那么宋冬的“镜屋”则被他放在了繁华而荒芜的人间,木质框架象征随时间腐朽老去的生活,玻璃脆弱易碎,灯光看似繁华,却有一抹说不清的逝去感。
《空相》by关根申夫《空相》是关根申夫的成名作之一,将一块重达16吨的巨型石块放置在不锈钢的柱体上达到平衡的状态,柱体隐身在周围的环境里,让巨石看上去仿佛漂浮在半空。关根申夫是日本物派的头头儿,这件作品既是他对70年代极简主义的致敬,也是他用观念艺术的形式对东方美学和禅学思想的诠释。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你们中意的艺术家呢?是“恐怖片导演”玛格丽特,天堂制造者Shirin abedinirad,网红艺术家Olafur Eliasson还是波点女王草间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