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品读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爱文者小诸葛

公元一一五二年,腓特烈即位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国的国王。公元一一五五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期间,他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诸侯统治,另一方面积极对意大利扩张,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控制罗马教廷。为了抵御他的入侵,意大利各城邦在教皇的支持下组成了“伦巴第同盟”,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侵略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在与教皇的争斗中,腓特烈一世为了获得支持,给予了诸侯太多的权力和领地,造成了皇权的衰落。

腓特烈一世即位后,在公元一一五八年颁布了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为了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他还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很多快,因此,在公元一一五六年时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国。

征伐意大利:


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腓特烈一世从1154年到1186年,先后六次出兵意大利,摧残了意大利不少的城市和乡村,掠夺了大量的财宝。长期的战争使得皇权弱化,诸侯的势力日益坐大,为今后的诸侯割据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

1154年,意大利教皇尤金三世给腓特烈一世发来了一封求助信,原来当时罗马爆发了一场起义,老百姓们在一个名叫阿诺德的教士的带领下造反,起义者宣称要废除教皇领地,并让教皇过普通人的生活。腓特烈一世没有放弃机会,出兵意大利,迅速镇压了起义,并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重申了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从官员的任命到赋税的征收都只能由皇帝决定。

第二次

1158年,由于腓特烈一世纵容士兵在意大利的大肆抢掠,意大利北部城邦被彻底激怒了,他们组成了以米兰为首的城邦集团与腓特烈一世决一死战。腓特烈一世却以强大的军事暴力压倒了起义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二次。

第三次

1160年,腓特烈一世再次入侵意大利,原因是新任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无法容忍专横的红胡子,他宣布将腓特烈一世革除教籍并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腓特烈一世于是出兵。经过两年的战斗,米兰被攻陷了,米兰代表穿麻布衣、赤脚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却不留情面地将米兰居民赶出城,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使其寸草不生,还允许将俘虏的头割下来当球踢,来侮辱米兰的民众。

第四次

1167年,腓特烈一世的屠城行为激怒了意大利民众,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并迅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腓特烈一世再次出兵,一开始势如破竹,攻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逃。而后来战争陷入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英勇反抗,且军队里瘟疫流行,数千的骁勇老兵毙命。此时,腓特烈一世只好撤军。

伦巴第同盟是12世纪形成于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联盟。该联盟于1176年在莱尼亚诺击败腓特烈一世(史称莱尼亚诺战役),其城市成员也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议中得到自由的确认。此联盟于1190年菲特烈一世逝世后瓦解。1226年,因当时的皇帝菲特烈二世想干预伦巴第事务又重新组成。此联盟于1237年在科特努奥瓦被腓特烈二世打败(史称科特努瓦之战),但在1250年菲特烈二世去世之前该同盟仍存在。

伦巴第同盟的目的在于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欲统治伦巴第公国的野心

第五次

1174年,由于上次的失败,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出军。一开始“伦巴第同盟”还想和谈,腓特烈一世却拒绝了。由于“伦巴第同盟”城市的增加(22个)及同盟战士的经验增强,在米兰附近的莱尼亚诺战役中,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失败了,腓特烈一世本人也身负重伤,只好投降。此后的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国内部事务。

第六次

1183年,腓特烈一世发动对意大利的最后一次远征,仍然还是以失败告终。

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但允许腓特烈一世在名义上保留人事任免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要做好接待工作。

康斯坦茨和约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之间的和约。腓特烈一世在1176年莱尼亚诺战役惨败后,次年与同盟签订六年停战协议。1183年停战期满后双方在康斯坦茨签订和约。依约腓特烈一世放弃在北意大利城市任命官吏等权利,城市有权选举自己的执政官,但必须由皇帝授职。各城市承认皇帝的宗主权(实际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派代表行使司法权,解决各城市的上诉案件。


第四章第十三节《皇帝与教皇的权力之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