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礼尚往来
中国是大国,是礼仪之国,凡事讲究个人情。
你帮我办事了,谢谢你,送礼感谢一下。
我帮你达成愿望了,谢谢你,送礼感恩一下。
家里人情往来走动,送礼。
亲朋好友好久不见聚聚,送礼。
尤其是节日,端午,八月十五,送礼。
最最隆重的送礼模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新春佳节。
从腊月二十三以后开始,大街上多的不仅仅是办年货的人流,采买礼物的人流更是与日俱增。
买礼物是有讲究的。
领导和上下属之间的人情互动。礼物一般比较贵重,但不奢华。低调中透着高端。
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礼物是实用加实惠,没有虚头巴脑的成分,毕竟都知道居家过日子都不容易。
亲人之间的走串最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有钱的亲戚,穷亲戚,城里的亲戚,乡下的亲戚,近亲,远亲,长辈等等。
礼物的准备也费一番心思,花许多考究。
有钱有势又能依赖的是绩优股,必须是精心挑选的又有特色又有营养的礼物,一些品牌烟酒,奶类,礼盒高端漂亮。
有钱有势暂时没有可需要帮助的是潜力股,礼物也怠慢不得,必须是实实在在有分量的,广告打的响亮的。
没钱没势力还想依靠你的是垃圾股,碍于情面,人情世故,新年拜年也就意思一下,礼物大多是华而不实的便宜货,包装特别漂亮,盒子也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就三五十元的。
最让人头疼又无奈的是给长辈的新年拜年礼物,家家户户必备的,一般都是牛奶,酸奶,手延面,地方特产。你家拿到我家,我家挪到他家。老人们年纪大了,胃口也不好了,奶类保质期短,没等怎么喝,过期了,只好扔掉,又心疼也浪费。
还有的奇葩,备一份礼物,领三俩个子孙,爷爷奶奶家走起。
礼物留下了,带走的是讨吉利的压岁钱。一圈下来,七大姑八大姨,礼物花出去三五百,压岁红包收回三五千,真正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前些年本尊家里生意兴隆的时候最看不上的就是这些讨巧的拜年。回乡下过年,亲戚走动给老人拜年都不领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除了每家一盒牛奶,一般都是三百或者五百的现金孝敬老人。
生意失败后不愿意去拜年,不愿意做礼物的搬运工。更不愿意把自己的痛楚在亲戚面前揭示出来。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提前带一批统一的特产,七大姑八大姨,一家一份,东西不多,金额也就五六十,实用型。
新年的鞭炮一响,接财神的喜庆仪式后,最喜欢最享受的就是窝在沙发里舒舒服服看晚会,看贺岁片。哪也不去,陪着父母,安安静静享受岁月静好。
最后讨论一下,中国式礼尚往来究竟是经济负担还是浪费经济。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