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缘
前几日有幸读到了著名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散文《故乡在远方》。作者笔下的故乡不仅指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更多的是指一个曾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能寄托和进化自己灵魂的精神家园。作者的故乡有洛舍、杭州、北大荒。洛舍是作者最原始的故乡,但时过境迁,这个故乡却有了自己身上那种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觉得自己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杭州是作者的出生地,但她在19岁便离开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多年之后,作者说,“现在我知道,我已经没有了故乡”。
“我已经没有了故乡”这句话既深沉又悲痛也道出了作者对“故乡”一词的理解和对它所寄予的深刻内涵。现实生活中,不少打工者的生活使“背井离乡”成为一种常态,要想在流浪中不沉沦、不迷失自己,就要不断奋斗,不断磨砺自己,让自己找到一种精神归属感和感情寄托,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故乡。
我们都是都市乡里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最纯粹、最原始、最甜蜜的故乡情缘,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她是留在记忆深处已不再能触摸到的甜美。记忆中的人和事都是过往,现实中的经历才是当下。所以作家们会用文学作品让绝大多数漂泊是常态的人找寻精神归属,赋予“故乡”一词更广阔更遥远也更现实的内涵。作家毕竟是作家,他们不仅承载着社会价值导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给社会主流群体以精神指引。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还是更愿意把“故乡”理解为“家乡”“老家”这样的词语,即为生我们养我们赋予我们原始纯真的有爸妈在的地方。
故乡情缘我的故乡与大山结缘,但不在大山深处,而是在黄土高原的大山山腰。房子是冬暖夏凉的窑洞,门前是漫山的山花和野草,屋后是绵延的山坡和满山的杏树。每年春天,回到家乡放眼望去满眼的粉红,粉红的杏花的世界犹如美丽的童话。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是爸妈的菜园,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应有尽有,一俯身就能摸到熟透的西红柿,婆娑一下轻如蝉翼的尘土放入口,甜甜的带有一丝丝酸意,这就是家的味道,爸妈的味道,也是儿时的味道。爸妈一直喜欢养狗,他们总说不是喜欢狗,而是喜欢听狗在空旷的山谷发出的“汪汪”声。这声音既是给主人通风报信,又是消除山里寂静最动听的声响,更是独占山头、区分地盘的象征。我家养过的狗先后有四五只,它们的名字足以说明主人的心地是多么善良与纯真,“白白”是所有白色狗狗的统称,现在的狗叫“可乐”,一只本地狗与狼狗的后代。
故乡情缘爸妈是家的主人更是家的守护者。迄今为止,爸妈是第四代守护老屋的主人。当伯叔们相继离开老家进了城,爸妈依然不愿意离开。他们习惯并喜欢着几代人延续下来的田间地头的生活方式,也更眷恋勤劳奋斗了一辈子的这片温柔的土地。守护家更是守护内心最原始纯真的美好。
故乡情缘儿时的我们渴望离开家乡外出拼搏,既是对城里生活的向往,更是想证明自己是坚毅不屈的奋斗者。跟故乡的告别很大一部分是跟父母的告别,对故乡的牵挂其实就是对父母的牵挂。如今,栖居城市里多日的我们,更懂“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想回到家乡,守护在父母身边,陪他们慢慢变老的同时享受儿时绕膝承欢的快乐。
“故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更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念故乡念亲人,忆故乡忆过往,心心念念是对故乡永不改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