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 1

2024-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叮_咚

刚跑过一个弯,一大片粉紫兴高采烈地迎了上来,那一个个小喇叭或俯或仰正倾情吹奏着美妙的乐曲,我陶醉地笑了,这牵牛花好美呀!

一阵风过,小喇叭微微震动着,竟然吹出了隐隐约约的百合花般的香气,沁人心脾,我笑得更欢了。

“不对呀,牵牛花没有香气呀,而且这牵牛花怎么都不向上攀爬,都伏在地上呢?难道不是牵牛花?”还好迷醉中的我并没有失了思维。

这好办呀,我打开支付宝,对着一朵正盛放的小喇叭扫了一扫,“碧冬茄”?我看着跳出来的陌生的名字,皱紧了眉头:“这是什么宝?”

我打开微信继续扫花,识别出来的花名依然是“碧冬茄”。

我有些信了,可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是想交一辈子朋友的,叫错了名字,可就太不像话了。于是又拍了花的图片,点了编辑识万物,依旧是“碧冬茄”。

三人成虎,何况咱这是科技呢,我信了!可对于这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牵牛花更是来了兴趣,好白呀,问度娘。

一番搜索下来,我把这碧冬茄了解了一个彻底。

难怪这碧冬茄的名字那么独特呢,原来人家是舶来品,它的故乡在南美洲。

碧冬茄是茄科矮牵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而我们的牵牛花是茄科牵牛属,多了一个“矮”字,就不是一家人了。

碧冬茄植株可以高达60厘米,可是因为茎喜欢在地面匍匐生长,所以就显得格外矮小,因而它有一个更接地气、更形象的名字——矮牵牛,毕竟它和牵牛花长得也太像了。

讲真,我更喜欢“矮牵牛”这个名字,“碧冬茄”有些让人莫名其妙,又不是啥茄子呢,不好记。交朋友总是记不得人家的名字,不但是不礼貌,也是不诚心呀。当然,为了便于朋友记忆,我们也有责任给自己起个好记的名字。

说起来名字真是太重要了。比如说赫赫有名的宝马BMW,在1992年之前可不叫这个名字,因为BMW的全称是“BayerischeMotorenwerkeAG”,所以被译为“巴依尔”。

当时,尽管BMW在国外已经声名显赫,可咱中国人对它却并不熟悉,所以也不买账。可是,自从译名改为响亮的“宝马”之后,它立刻以耀眼的姿态闯入了消费者的视野,销量日益扩大,最终成为国人眼里的宝车。

“宝马这个名字突出了与BMW车系高贵豪华的气质,又与中国传统称谓浑然一体,同时发音也与BMW相差不大。”宝马的中国高层曾经这样解释“宝马”名字的由来。可我却觉得最关键的是这个名字满足了宝马配英雄的情结。

言归正传,我还是喜欢用“矮牵牛”来称呼这种可爱的小花,更亲切,更可爱,也更有人间烟火气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