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琅琊(75):“别动!这是我朋友的遗物。”
第9集 折翼断羽,游刃有余(10)
台词69:“其他人的看法我并不在乎,可是逝者英灵在上,我不想让他们也以为,我萧景琰最终低了头。”——萧景琰
“逝者英灵在上”,景琰缓缓抬头,视线的方向是墙上的朱弓。
小殊内心的触动,已经满满的写在了眼睛里。
我在你们最需要的时候缺席,你们在我接下来的生命中无处不在。
我将复制你们的人生,带着矢志不渝的忠义,守着坦荡磊落的气节,不受任何困扰的坚定向前。
这就是我们爱景琰的原因,一颗纯净到容不下任何污染和杂质的内心,一副隔绝了任何强权压制和利益诱惑始终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
台词70:“既然是英灵,当知你心。”——林殊
戳到了痛处,二人的情绪同时跌落到了最低点。苏兄说话时眼神有明显的闪躲,好在靖王的目光和思绪集中在朱弓上,没有注意他。
沉重的话题一旦开始,情绪的流露和失控是必然,二人沉默着陷入各自的伤怀之中。
太奶奶面前,亲人相见却无法相认,林殊红了的眼圈引起了霓凰的怀疑,于是在赤焰帅府门前,顶着触景伤情有家难回的悲伤,他选择了掩饰自己的情绪然后逃离;
如今看到挚友兄弟为了自己不屈不挠的挺直脊梁,想到数年前的冤屈和惨烈,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难以自控。林殊再一次选躲避。在景琰的注视下,他缓缓起身,低着头侧过脸,用腿麻的不适掩饰着自己苍白的神色。
痛点6:昔年朱弓,壁上空悬
转身的一瞬间愣住,曾经挽过的大弓映入眼帘。
它曾跟随着少年将军南征北战,杀敌无数,定千里江山锦绣,保万年国泰民安。
如今它安静的等在这里,和王府的主人一起,望眼欲穿的期待着那个人的归来。
忘记了自己是在靖王府,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理性的谋士。
不由自主的切换到林殊模式,这张弓如同磁铁一样,在他心中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他,向那张弓伸出了手。
苏兄的情不自禁瞬间激活了萧景琰的感性,直觉反应之下,不假思索的冲口而出:
目光定在那里,头也不回,眼里满满的专注和痛惜,收回的手握紧了拳头,缓缓的垂下,从喉咙里生涩的挤出两个字“抱歉”。
演员在这里用一串微小的细节动作诠释了角色此时的内心变化——
萧景琰自己也被自己的冲动惊了一下,脸上还延续着方才的紧张。
接下来,演员的目光微微下垂,身体不易察觉的向后晃动了一下。显然此时的萧景琰看到苏兄收回手之后轻轻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心中有几分过意不去,于是他抬起眼睛,慢慢踱到苏兄身旁。
欢乐颂(1)里,祖峰有两句歌词,能精准的概括出俩人对朱弓的复杂情感——
萧景琰:没有重量却压在心底,
林殊:没有距离却又遥不可及。
遥不可及的,还有那个已经远去的属于林殊的时代。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萧景琰解释着朱弓的由来以及不允许触碰的原因,林殊沉默,心中了然——林殊并没有不喜欢陌生人碰自己东西的习惯,萧景琰只是在为对方寻找一个理解和宽容的理由罢了。之所以这样推测,是因为官微上的一段未播出片断,当蒙挚对大弓抬起手的瞬间,也同样被景琰紧张的叫住了。这个梗,以后会扒。
有人说这里体现了靖王对梅长苏这个谋士的鄙夷,认为他不配碰小殊的东西,楼主觉得这种理解过于偏激了。不仅仅是眼前的谋士,即便是自己的手下爱将伸出手,也一样会被制止。他精心的挽留着所有关于林殊的“昨天”,小心翼翼的珍藏着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对它们视如珍宝,那张安安静静悬挂在墙上,不允许任何人触碰的朱弓,每天不知道要被他亲手擦拭多少回,才能这样一尘不染。
这边,飞流踢馆踢得正起劲儿,目光如炬精神抖擞,颇有当年小少帅的风范。
楼之敬一下台,宫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太子和誉王为了推自己的人上去补缺,吵得天翻地覆,可怜梁帝盯着一桌子各抒己见的奏折,受着耳边的噪音轰炸,敲着桌子,心烦意乱。
两只公鸡眼瞪大,
伸长脖子来吵架,
为争一粒小芝麻,
斗成一对秃尾巴~
未完待续,下期预告:当蔡荃遇上夏冬
原创:田野(弦为知音断)
图源:田野 视频截图
尊重版权,请勿抄袭,欢迎一键转发分享
上一篇:致敬琅琊(74):挑衅
下一篇:
从头看:致敬琅琊——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