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打破西方科技封锁
序言:任何时候,我都应一而再地为所有众生的利益,许下广大的愿望。愿能打开一扇门时,心想道:“愿一切众生打开通往解脱城之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3700/0922b0489042cb45.jpg)
一、七十年与三百年之轮回
鉴古今之变,明兴衰之替。前溯汉、唐、宋、明、清,安知七上八下之至理。
西汉70年,汉武帝励精图治,征服匈奴,然穷兵黩武,由盛而衰。
唐朝70年,武则天当朝,国泰民安,任用贤能,权归李氏,访有300余年之大唐。
北宋70年,宋仁宗,千古第一仁君,知足常乐,偏安一隅,却是慈悲生祸害。功过是非从头上。
明朝70年,明英宗,初励精图治,后土木之变,由盛至衰。
清朝70年,康熙王朝,千年一帝,教化为先、仁怀国虚。终需雍正铁腕吏治,方转为国富民强。
建国70年,物质丰饶,人文颓废,贫富悬殊,内忧外患。不宜封关锁国、不宜穷兵黩武、不宜松弛吏治,需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鼎革立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3700/26d13fcadd5618d7.jpg)
治国如烹小鲜,非战兢惕厉不可!七十年之轮回,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海南却同样迎来三百年之发展好机遇。
海南之地,自古蛮荒。兴亡更替,人文开荒。汉初叛乱,朝廷弃管。西汉五代,汉人初来,儒家文化,始播南海。
三百年後,三国西晋,令迁珠崖,星火续薪;三百年後,大唐盛世,鉴真东渡,漂流振州,传法感化,黎汉俱夸。三百年後,东坡贬官,儋州收徒,进士首出,尊师重教,万世流芳。三百年後,明末清初,丘濬海瑞,岳崧王佐,四大才子,群星璀璨。三百年後,还看今朝?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外显为证,内化为学。欲兴海南,始于文昌。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3700/d5852d10f55508c9.jpg)
二、自主创新之急与萨缪尔森之意
中国之现有经济结构,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而逐渐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需兼顾民生与循序渐进之原则。一者高端产业要逐步为之,不可操之过急,然筹划布局需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端产业要鼓励长期坚持,民生就业还需长期仰仗之。二者自主创新还需大胆为之。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惟有自主创新才有附加值,亦有竞争力。而自主创新在国内举步维艰,表面原因是四十多年国民满足于产业代工快速赚钱,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税收体系掣肘;而其根源在于吾国吾民被西方文化物质文明形态冲昏了头,自我放弃、忘却了东方固有文化的传统精神;换言之,也就是自己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才有今天窘态。实相反映在现实中,即是整个教育体系荒废毒害了好几代人。教育有意无意地体现出的功利性抹杀了活泼有趣的灵性,如同培养出一个个标准化而没有灵魂的机器人。而教育重要途径之读书的正确之路应是怎样的呢?正如清朝王夫之所言:"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辩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所谓“入神之用”即是今天说的原创精神。没有了原创人才之教育体制,便没有原创精神之人才,就自然而然没有了原创自主创新。如此一来,只能摇尾乞怜般依靠西方发达国家之高端技术。可是哪怕我们谦卑乞讨也未必如愿,且听听美国经济大师萨缪尔森的真意。
2004年萨翁首先借助李嘉图和穆勒的传统来发问:要是两个各产两种产品、生产率不同的经济,彼此封闭,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如何?互相开放、自由贸易,又如何?结论当然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说”——两个经济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自由贸易就可以提高两国的福利水平,因为这样的经济总量产出水平最高。
萨翁接着问,要是上述两国的生产率发生了变化,自由贸易增进两国总福利的推论,变还是不变?为此他区分了两种情况:其一,一个国家在具备优势的领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其二,一国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以“衬衫换飞机”来当实例。萨翁设想的第一种情形,造衬衫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当中国造衬衫的生产率大幅提升(假定“提升到原来4倍”)之後,中国继续以衬衫换美国的飞机,会损害美国利益吗?当然不会。因为中国造衬衫的生产率提高 ,美国造飞机的生产率没变,因此中国衬衫的相对价格就变得更加便宜。就是说 美国的贸易条件已因为中国衬衫的生产率而改善了。
但是萨缪尔森设想的第二种生产率进步,情形就迥然不同了。请注意,这种生产率进步不是发生在衬衫部门,而是发生在中国原本毫无比较优势的飞机制造!这个大胆的假设已变成现实,2017年4月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进行首次高速滑行测试成功,批量生产、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是其目标。当时萨翁发问,假设中国就在飞机制造部门无端出现了惊人的技术进步,那样对美国经济影响如何?萨翁的答案惊世骇俗,但今天看来却如此正确——倘若中国真的在飞机制造方面提高了生产率,那就可能“永久损害了美国利益。”此论一出,天下大哗。
萨缪尔森的推理如下:(1)世界总产出的潜力大大增加;(2)美国造飞机的比较优势下降,直到中国飞机的生产率升到这样一个位置,以至于“两国从事与不从事贸易的境况相同,彼此再也没有任何从事进出口的优势”;(3)因此,美国自愿地退回到不贸易状态,自己既生产飞机也生产衬衫,从而导致人均实际收入的下降——也就是“利益被永久地损害。”中国呢,当然也贸易不成。不过此时的中国已经提升了飞机生产率,可以关门享受实际人均收入的上升。
现在回头看看萨翁16年前的这个推论,不但真实,简直是神来之笔。所有发生的正如其所料。
三、自贸港发展思维逻辑:突破西方的科技封锁
国之重地:打破技术封锁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走过的道路,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面对神奇莫测的未来,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静静的思考,明白该如何做,才能够不让珍贵的东西再次失去。遂明白,未来经济发展核心要素是技术和创新,其方式有二: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分别具有象征意义的两处落脚点,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国之重器和国之重地。
6月7日19:00,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闻,习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国之重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
海南自贸港,国之重地,打破技术封锁。梳理近期相关一系列政策:1、试行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的两项制度;2、含有进口料件在洋浦报税区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出区外销时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3、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和紧缺人才,待满183天,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的那部分将免征;4、鼓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鼓励向全球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税【2013】5号文第一条规定,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建设便利跨国公司全球结算中心运行的政策环境;6、允许境外理工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自贸港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
遵循以上六项政策规定,不久的将来我们可想象一下:以华为要进口国外内存芯片为例,国外企业第一步可在海南洋浦设立QFLP加工生产芯片,第二步出去外销给华为可免征进口关税,利用第三、四项政策又可减免很大一部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第五步是企业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作为资产可随时流通变现。第六项政策主要是立足长远培育创新人才。
可见,相关政策条款指向非常明显,为进口国内急需的高科技产品出台集成化解决措施。我们再看看美国的应对思路,近日美国国防创新小组发表题为《为 “超级大国马拉松”做准备》的报告,其建议美国政府统筹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等与中国竞争相关的政府组织;通过制裁、市场准入、出口管制以及前沿军事威慑等手段封锁技术;美国政府还须激励国际社会,动员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支持其对未来经济秩序的愿景。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竞争将是持续好几代人的事情。而海南自贸岛作为技术国际合作落脚点的国之重地,从现在到2025年的这五年里,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技术封锁与反封锁“上甘岭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