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还是吴歌——乐府古辞《江南》的地域考察

2023-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夹心饼干赵总

古乐府《江南》是现存较早的乐府歌辞之一,也是诗题中出现“江南”的最早文学作品。在讨论古乐府《江南》涉及的地域时,人们常按照当下对“江南”的理解,将之定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地。然而,近来学界对“江南”概念的研究表明,先秦两汉时期“江南”一词多指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吴地则多被称为“江东”。(陈志坚《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这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古乐府《江南》的来源地,以及古辞中“江南”所指,究竟是洞庭湖南北的楚地;还是指太湖流域的吴地?不少乐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谈论乐府《江南》时谨慎地将之称为“吴楚”的民歌,但是此曲究竟产于吴,还是产于楚,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古乐府《江南》的演唱方式。《宋书·乐志》中介绍汉代相和歌时说道:“《江南可采莲》,《江南》古词”,可知《江南》是汉代相和歌中的一曲。《江南》古辞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学者多据此判定其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王传飞《歌诗表演与汉、魏相和歌辞艺术新探》)。这种演唱方式具有明显的楚地歌谣特征,正如黄仕忠先生指出的,“一倡众和,前倡后和,在楚地最为盛行”(黄仕忠《和、乱、艳、趋、送与戏曲帮腔合考》)。《淮南子·说山训》中说相和乐:“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楚辞《招魂》中有“《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的表述,可知相和名曲《采菱》即出自楚地。菱与荷同为水生植物,在楚系文学作品中常常同时出现,所以吴競《乐府古题要解》录《江南》古词后说“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于此”,显示了《江南》与楚相和歌《采菱》的密切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