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写作Ⅰ有礼群散文

于苦难面前,于生活面前(二)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21人  443442c35d24

她越来越觉得眼前的一切十分虚幻,越是把自己从身体中抽离,用第三人角度来观察发生的一切,越是觉得如此。

太阳很大,直晃眼,她张开手指尽力挡住阳光,使得眼睛没那么刺激。路人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微微笑回应,抬起手匆忙看了看表,时间快到正午了,她加快了脚步。

假设你在路上看到一个头发有点乱糟糟,浑身上下都穿着肥肥大大衣服的姑娘,请别太在意,她平时就是这样一副毫无所谓的态度。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经写道:“一个人的最高需求在于,认定他自己是某种宏大而有序的存在的一部分。这高于一切基本的生存需求,高于对一切其他需求的满足,高于饥饿、爱、快乐和名利,甚至生命本身。”很显然,她还读不太懂这句话,不过她现在除了生存需求(吃饭这件事)本身,好像其他需求都不太在意了。

关于涂指甲曾有过一段经历~她开始很是不懂大家为什么涂指甲,染头发,这个问题她理解成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追求统一的美感,后来发现原来她想错了,大家是真的只是在追求那种属于指甲的美,属于头发的美,这样想来也就想得通了。有次她在朋友要求下,陪着也去做了一次指甲,在店里等了很久,终于轮到她了。她坐下,看那个睫毛长长手指灵巧的姑娘小心翼翼摆弄着她的指甲,那么细致那么用心,休理,打磨,再一层层铺上药水,然后一边涂抹一边耐心解释。她忽然觉得很佩服那个姑娘的独具匠心精神,即使整天一直坐在凳子面前,也能为你展现最为细致的工作态度。

确实挺美的,她心情也很好。后来随时间消磨,指甲开始变得脆弱,颜色也一点点褪去,整个指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朋友只好又去补,她看了眼,犹豫了一下,决定就那样吧。

一年后,有个男生问了她一句,你怎么不涂指甲?她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包含很多信息,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答。她只好不作答。

吃过午饭,脑袋有点晕沉沉,外面好像要下雨了。她回到家,在窗口站了会儿,吹了几阵微凉的风,收了晾晒的衣服,抱着它们回了屋。屋子又乱了。“你呢,就是一点也不爱收拾”,她耳边回想起妈妈经常说的话。

混乱,无序,冗杂,跳跃,随意,她脑袋里闪现出这一串词,她觉得她的大脑神经各路联结也如何这周遭环境一般,看起来毫无秩序,还经常惹得人头疼,最头疼的是她根本没办法把有时候忽然产生的感觉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她想起了她那个同学,那个做任何事情都有严密计划,衣柜和杂物全部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同学,她好像把所有事情都掌控得如鱼得水,生活得特别顺利,她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良好的冲动控制能力。

后来她在书里读到:拥有良好冲动控制能力的孩子往往是在井然有序的家庭中长大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特定行为的结果是可预见的。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在要做的事情上取得成功。无法抗拒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通常生在混乱的家庭中,他们不太会顾及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也不太会应对那些近在眼前的诱惑。

她是个很没自信的姑娘,即使在她擅长的事情面前。看着这满屋的混乱,她终于理解同学那种自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