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自由写文学沙龙

比喻

2020-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汉天真

刚才做“起码”,就造了一串句子,算做一篇,从来没有这样作文。这不能叫创举,该叫混数,又没情节又没主题。假如不是“起码”而是“骑马”那好做些,我可能联想到草原,联想到成吉思罕,从蒙古草原杀到欧洲,联想到草原歌手老唱草原怎么总不烦?

现在这“比喻”又是空空余也,又来造一串句子行不行呢?

先来回想一下过去我上课的情景。比喻句大概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了,可是到五六年级了还有好多学生造不好比喻句。比喻句对小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它要展开联想,要找到与本体相似的实物,哪些实物真的有相似点,要快速判断;这过程要收索记忆,收索完了还要从中挑选最佳的比喻体。还要想好为什么要这么比。

结果呢,有一部分人总造不好,脑袋总一片总白嘛,一就一二就二,为什么要转个弯写比喻,这不是整人吗?

会写比喻句的小孩肯定比较聪明,比喻句写得特別好的,作文里面动不动就有几个比喻句的估计天生有诗人气质。诗人的语言是能比喻则一定比喻,有话绝不直接说。有些诗人的诗篇里比喻通常要占大半,不比喻不言诗。古代诗人就是这么搞的。李白的诗里没比喻的极少极少。比喻,是诗的语言的基本特征。

总记得我本大队一个和我年龄一样大的叫龚柱国的人,大约12岁的时候,他造了个很有名的比喻句~社员们在稻场上像活鱼落锅一样蹦跳着,一派欢乐的景象。结果老师批评他胡说八道,活鱼落锅那蹦跳那是垂死挣扎,蹦跳几下就没命了,你用这形容贫下中农,你这比骂他们还厉害。知道不?

原来光外表像还不行!哎,这比喻句,,,死了算了。这柱国第二年除夕在吃年饭时被大鱼刺卡了喉咙,去大医院没抢救过来,第二天就死了。也奇了,造个比喻句活鱼落锅,他自己却死于鱼之手,仿佛他是遭到了鱼的报复。这柱国才活13岁,倒霉。

以前我写作文也爱用比喻句,总想生动些俏皮些嘛,慢慢发现所有的比喻句都很不精确,大多是胡扯,本体和比喻体都毫不相干,硬扯一起,根本没必要,反而把个简单的意思弄复杂了。所以我现在基本讨厌写比喻句,上这平台写的70万字里可能总共没有3个比喻句,印象是一个都没有。我现在对自己作文的要求是尽量精确,尽量符合现实原貌,只要来个比喻,哎就明显失真了。比如骂这人~一幅狗相!可是狗是人的朋友,非常友善,非常忠诚。这是骂人吗?仅仅是朗读时那语气挺鄙视而已,其实这人的坏和狗鸟关系也没有。这是非常有名的比喻句,准确率可以说百分之一都没有。

继而,我慢慢对读诗也不太热爱了。以前我挺喜欢的,自己也写些歪诗,时时来个比喻,很得意,像在搞什么创造。其实是糟踏语言。

写几个比喻试下,好久没写~

我像石缝里的小草慢慢慢慢伸出头来张望着周遭,张望着世界。

我像春天的花儿散发着一丝清香,但我不希望蜜蜂跑来在我芯蕊中肆意胡来。

我像过午的太阳,迅速地向地平线下滑落;后半程为什么有加速状?完了完了,前半程浮云密布难得露脸,后半程多半仓促终点何处?

~哎哎!怎么回事?刚试写几个比喻句,怎么就有了情感澎湃几欲落泪的味道?完了完了,比喻句还是有它的奥秘,写着写着,感觉有谁用一支天鹅的羽毛搔弄着我的脆弱的心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