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书评
《如何高效读一本书》是网络PPT高手秋叶写的一本书,他出这样的书,理所当然,是阅读了很多书之后,总结出他的一套阅读理念:书并不总是神圣,要用拆书的心态来读一本书,学习写作者的技巧,学会知识迁移。
这本书起初并没给我太好的印象,满屏“营销”、“引爆趋势”等概念,但是看到上篇“知行合一”的第二节“建立思考模型”,如获至宝。
1.世事周遭,这些思考模型可以帮你对付一切
时间紧急重要度模型
这一节主要讲的是,要想成为一个实现理想的人,不能人浮于事。人需要提早做好五年、甚至十年计划,还有每年、每月、每周、每日都要有个安排计划。永远不要做那个忙于应付各种紧急、救火事件中的人。
这个概念趁早品牌创史人王潇就有提出来,王潇是提示你要记得划出来这些不同类的事情,但秋叶解答出了为什么,为什么人不能做紧急不重要的事?而身为职场人的我们,往往还太欠缺对业务的全局观,太欠缺举重若轻地对待工作与生活的人。
能做到的,是一种高明。
精彩摘录: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面对的重要或紧急的事情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看起来不如谈恋爱那么紧急,结果学习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大家反而都忘了。
而到了工作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往往是建立家庭,但大家往往都把事业误认为是自己的最高目标,而忽视了人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工作。
心流模式:为什么我们做事没动力
心流是什么呢?以前写稿我经常会做的事,三周后交的稿,拖到截稿日的前三个小时,等到一切压力逼近,整个人都投入到这种写作当中去,什么事也打扰不了我。有时还有意犹未尽,交了稿,整个人空落落的,恨不能再写点什么。
那三个小时的沉浸,可以说就是产生了心流。
而处于生活当中的我们,为什么容易感到无聊、枯燥、无意义?大概就是日子太舒服,生活中缺乏一点让人产生“心流”的事。
这个“心流”,最好是能对个体具备一点挑战意义的事情。既不能太狠,也不能太弱。
另外,生活中的很多事,也可以用“心流”模型来分析。比如:健身。一个从不健身的人,可能需要参与一个集体当中,进行群体训练,更能让他在初始阶段完成对健身锻炼的兴趣并坚持下去。但一个长期健身的人,可能他早上独自跑上10公里,也能让他产生“心流”的快感。
同时“心流”模式这一部分,还很直白地讲清楚了,为什么应试教育,催逼出了那么多对学习无动于衷的人。
精彩摘录:
无数人,包括音乐家、运动员、演员、医生和艺术家都说,当他们沉浸于往往会让人筋疲力尽的工作时,反倒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这彻底颠覆了一般人认为一定要放松才能快乐的想法。
马斯洛需求模型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层需求,可以去解剖、分析诸多生活、娱乐事件。比如,《蜗居》里的宋思明。
比如,马蓉的需求。
这一部分当中,有一句话,正好解释了我之前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疑惑,我疑惑什么呢?疑惑现在给儿子的物质环境提供有点太讲究,而担心他以后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性和欲望去实现自己、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中国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90后、00后在相对富足的社会中成长,他们的人生将主要被高级需求所主导的。”好吧。姑且就把它当成一个花朵,我们只给他浇花、施肥,让他自己成长。不必担心太多。
精彩摘录:
普通人要成为能实现自我高级需求的人,相应地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尽快满足前三个层面的需求;第二,摆脱在满足前三个需求过程中形成的依赖性。大部分人觉得最难的是前三个需求,但是真正走到后两个需求层面的人才会知道,打破依赖性才是最难的,因为你要主动破坏你过去的安全感,才能进入新的平衡,但是这种打破并不总是带来好的结果。
2. 如何做知识迁移,学会这个,才是真的会读书
台湾财政部次长、证管会主委戴立宁先生,在台湾股票市场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几乎就是20年后大陆遇到的困境翻版。
而他解决这个经济问题的方法是“五指”理论:管好这五指,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大拇指: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参与方投资人。
食指:证券承担食指、指方向的角色。服务于市场。
中指:媒体人、会计师、律师,市场信息尽量真实有效就靠这一部分人的良心。
无名指:无名指通心,最珍贵。上市场公司承担对股民的责任,要管理好公司。
小拇指: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在这个链条上最小,它是法律,不能直接干预,而是只用法律来规正即可。
有趣的是,秋叶让大家的思维迁移尝试是:请大家思考台湾股票市场的发展史对教育子女的启示是什么?
后来我写了出来:
大拇指:孩子自己。他自己主导人生;
食指:父母,我们是给他指方向的人。此阶段,他的作息起居、家庭环境、学识环境由我们给他提供;
中指:育儿书籍、绘本、公众号、老师、其它家长的建议;
无名指:孩子的个人所爱;
小拇指:外在环境给予的正能量与对善、恶的认识。
当我看完“知行合一”这一部分,再翻看书的目录,简直没有太兴奋,像一个得到了好些个工具箱,用不过来,赶紧保存的感觉。
秋叶的总结能力一流:
文章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刘强东的故事。我没想到,短短一页纸的成功励志经历,秋叶便总结出了7个看得过瘾的体会。这7个体会很靠谱,没将刘强东的成功标签化,也没令普通大众看起来觉得遥不可及。另外,这些体会每一个人还都愿意看,有公共性、有吸引力。可能作者秋叶很清楚,毕竟每一个人最终都是指向成功、渴望自我实现的。
�